贸易流动,如同脉搏。品类齐全的“中国制造”奔向全球各地,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产业升级的强劲脉动。同时,中国市场也为全球提供新机遇新空间,与世界共赢共荣。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数据,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中国制造业的第二代工厂主们希望能利用数字原生技能来对抗不断上涨的成本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力拓矿业集团对近期中国制造业活动回升将会持续下去充满信心。
中国既有效又高效的供应链深深植根于其制造业生态系统,保持着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韧性。随着低附加值制造业已经转移到其他国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上升了。
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2.6%,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1日发布数据,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2.6%,各分类指数均高于上月,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8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7个,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
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29日在北京发布的《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5-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105.78增长到116.02,中国制造业总体趋势稳中向好。2020年,中国虽仍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三阵列,但与第一、二阵列差距不断缩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表明经济恢复势头有所加快。本月制造业PMI明显回升,且主要分项指数和行业指数均有可喜变化,显示产业链联动回升。
刚刚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等进行部署。未来五年,中国制造将迎来哪些新变迁?
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就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作了介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近日发布,2020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但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经济继续保持平稳恢复态势。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6.4%和55.7%,三大指数均位于年内高点,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0日发布数据,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3月份以来持续位于50%的临界点以上。
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平稳运行。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发布数据,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站在50%的荣枯线之上。
7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6月份的51.2升至52.8,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为九年半以来最高增速。报道认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复苏,亚洲地区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萎缩程度也在减轻,这表明中国有助于缓解疫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冲击。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发布数据,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一些人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会令全球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从而将削弱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制造业的复苏势头恐怕难以持续。但作者认为,这些分析夸大了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虽然全球经济走弱会造成不利影响,但中国国内需求增长速度可能会是决定中国制造业复苏步伐的最重要因素。
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回升至52%
显示 4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