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通过鲁班工坊课堂开展校企合作,为当地培养优秀专业人才。
2023年5月28日12点31分,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受到现场热烈欢呼。
中国与巴哈马建交26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这条机场高速修建方——巴哈马最大中资企业中建美国国际公司。
5月18日上午,正值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合作建设协议签约仪式在天津职业大学举行。
19日,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田湾核电7号机组穹顶球带成功吊装,标志着该机组从土建施工高峰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5月10-12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鲁班工坊建设联盟主办,天津职业大学承办的鲁班工坊建设联盟第二次成员大会在天津召开,300余位联盟成员代表出席本次大会。
5日,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的世界级高坝——双江口水电站大坝填筑至百米高度,标志着工程进入全面攻坚、大干快干阶段。
中核集团5日发布,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6号机组通过竣工验收。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麦德林80大道轻轨项目建设启动仪式28日在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举行,该项目将助推当地能源转型。
记者27日从正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了解到,我国今年计划发射1-3颗北斗组网备份卫星,进一步提升星座稳健性和可用性。
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最美铁路人”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介绍,新时代,中国铁路快速发展,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铁网和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坐着高铁看中国”已成为享受美好旅行生活的真实写照,高铁已成为中国一张闪亮的“名片”。
改善交通,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桥梁建设是关键之一。记者近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3年,全国多项桥梁工程项目正在加快施工建设。
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在建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13日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站房主体结构封顶预计今年夏季完工。
25日6时55分,随着168小时试运行试验圆满完成,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国广核集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这也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建设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日前,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项目拨通了首个GSM-R网络电话,通话语音清晰,标志着雅万高铁项目无线通信系统调试工作取得关键突破,为项目后续各系统调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11月8日,全球瞩目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会,中国航展现已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成为展示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舞台。
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营养品公司康宝莱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郭木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强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名片”,植根中国、投资中国是企业长期战略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座座跨越天堑的大型桥梁陆续崛起,目前,我国公路、铁路桥梁总量已超过百万座,涌现出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等一批“建桥国家队”,让中国桥梁逐步成长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
十年前,2008年的8月1日,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最高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运营,中国正式跨入高铁时代。
从国际视野来看,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所能呈现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呢?是古老而悠久的历史?还是当下中国直面竞争、参与挑战的崭新形象?
显示 2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