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上,到上海,时光荏苒已近千年,各国商品正再次集结,经由中国搭建的海陆贸易新通道,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新巨轮,再次演绎往来贸易的繁盛,分享共同发展的新理念,体验市场扩容、消费升级带给全球市场的新机遇,也带动全球化视野下关于重义和兼利的新思考。
墨西哥投资贸易促进局局长保罗·卡雷尼奥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墨西哥很荣幸受邀作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主宾国之一,将借展会契机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展示墨西哥优质产品。
巴西出口和投资促进局主席雅瓜里贝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进博会将为巴西经济带来发展机遇,举办进博会展现了中国面向全球化积极开放市场的姿态,这也将促进全球贸易平衡健康发展。
立陶宛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个签约参展国。代表立陶宛在意向书上签字的立陶宛企业署署长克莱波内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立陶宛高度重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总统将亲自率团前往参展。
坦桑主流媒体《公民报》10月18日报道,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上旬在上海举行,许多非洲国家都将本次展会视为扩大对华出口的机会。
坦桑尼亚主流媒体《卫报》10月12日报道称,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作为全球首次国家层面举办的世界进口博览会,此次博览会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由出口主导型向进出口平衡模式的转变,将为世界经济创造新机遇。
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斯铂涵(Stéphane Rinderknech)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将成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窗口,展现出中国对改革开放的承诺,还将对贸易全球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哥斯达黎加外贸部长希门尼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即将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哥中两国贸易发展至关重要,将有助于推动哥斯达黎加对华出口快速增长。
目前,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已经进入“全力冲刺,决战决胜”阶段,上海已全城总动员,倒排时间、挂图作战,全力以赴确保进口博览会圆满成功。
埃及首批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展品22日从埃及苏伊士运河塞得港正式起运前往上海。首批起运的展品包括埃及国家展馆的手工艺品、艺术品、棉纺织品等,以及部分参展企业的医疗设备、工业制品和服装等。这批展品由中远海运集运(埃及)公司承运,航程25天。
丹麦首批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展品18日从丹麦海滨城市洪讷斯泰兹正式起运前往上海。这批展品来自丹麦Mille Food公司,分装在4个超高集装箱内,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远海运)北欧公司承运。
扩大进口非洲商品特别是非资源类产品,支持非洲国家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支持设立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向远道而来的非洲朋友再次发出“邀请函”,以一系列务实举措欢迎他们参加即将于11月在上海举办的另一场盛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巴基斯坦《国民报》8月28日报道,中国政府给予巴基斯坦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主宾国”地位。
目前,距首届进口博览会开幕仅剩下70余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城市保障领导小组日前召开会议强调,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进入临战阶段,要全力以赴、决战决胜,努力办成国际一流的博览会。
延长展品入境时限,展览品与保税货物可以模式转换,预包装食品可免贴中文标签――为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海外参展客商更加便利高效地在中国做生意,三项海关政策近日实现突破。
吉祥物主体形象为大熊猫“进宝”。吉祥物围着一条绣着进口博览会标识的蓝黄色围巾。其中,黄色代表“丝绸之路经济带”,蓝色代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黄蓝色调体现了进口博览会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紧密联系。吉祥物取名为“进宝”,既有“进口博览会之宝”的涵义,也是“进博”的谐音,还暗含着“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8日报道,大约60家新加坡企业已经确定将参加于1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规模居东盟各国之首。
赴中国之约——将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世界各地企业热切期盼分享这一全球经贸合作盛宴。海外工商界人士认为,中国的这一开放之举契合了自身经济转型之势,也给经济全球化注入了巨大正能量。
白俄罗斯是首批报名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之一,目前正积极筹备,期望借此良机进一步扩大白中双边经贸合作。
作为上海市商务委认定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之一“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26日在上海启动。多家境外商会、企业及国内与绿地集团签约共建平台,期待进一步延长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显示 292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