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贸促会举办的中国—拉美(墨西哥)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14日在北京开幕。此次展会在线上举行,为期15天,吸引2000多家国内企业参展、5000多家海外采购商观展。
中国贸促会3月31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贸促会有效聚合系统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通过11个中国贸促会自贸服务中心,将贸易投资促进和商事法律服务送到自贸试验区企业身边,有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中国贸促会31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贸促会有效聚合系统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通过11个中国贸促会自贸服务中心,将贸易投资促进和商事法律服务送到自贸试验区企业身边,有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记者24日获悉,中国贸促会2月5日成立了企业跨境贸易投资法律综合支援平台,开通法律咨询热线;截至2月24日,平台累计解答企业相关咨询近4000次。
中国贸促会整合系统资源,依托海外法律顾问、经贸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和多双边商事法律合作委员会,组建贸易投资法律综合服务专家团队,搭建该平台,力争及时、准确、高效解答企业相关咨询,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可以出具不可抗力证明。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无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国际贸易合同的,企业可申请办理与不可抗力相关的事实性证明。
中国贸促会会长高燕8日在于北京举行的2020年全国贸促工作会议上表示,2020年将更加广泛调动工商界参与积极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国贸促会12月9日发布首批《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这批指南对智利、法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和阿联酋共6个国家的经贸概况、吸收外资环境和政策、中资企业投融资风险防范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中国贸促会9日发布首批《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这批指南对智利、法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和阿联酋共6个国家的经贸概况、吸收外资环境和政策、中资企业投融资风险防范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记者日前从中国贸促会获悉,作为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组委会成员单位,中国贸促会在进博会期间将积极为参展者提供展品通关便利化、知识产权、展馆展台搭建等服务,并将举办7场议题广泛的配套活动,为中外工商企业界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慎峰日前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中国贸促会近年来充分发挥广泛联系各国工商界的工作网络优势和贸易投资促进、代言工商的职能优势,多举措促进国内企业“走出去”更加顺利平稳。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建安在第三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工商峰会上表示,中阿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相互契合,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洲31日表示,中国和哥伦比亚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中国已成为哥伦比亚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应进一步在贸易、投资、旅游三方面发力,推动中哥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25日,由中国贸促会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举办的第四期企业合规讲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欧盟最新出台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进行了讨论并邀请欧盟GDPR学院总裁Kersi. F. Porbunberwall教授发表主题演讲,系统介绍了GDPR的概况和对企业的挑战以及企业如何应对的途径。
6月13日,第三届中国-南亚东南亚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会议发布了由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和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编著的“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成果,其中克罗地亚、新加坡、蒙古、缅甸、东帝汶五国的国别研究报告为首次发布。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洲16日表示,工商界应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发挥更多作用,助力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市场秩序。
2018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迎来五周年。记者29日从中国贸促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将与世界商会联合会合作,进一步推动各国工商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记者15日从中国贸促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贸促会加速推进驻外机构建设,2017年新建10个驻外机构,初步形成了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海外工作网络。
中国贸促会15日宣布其驻外机构总数已达34个,初步形成了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海外工作网络。中国贸促会是中国最大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主要职能为落实国家外经贸发展战略部署。
显示 197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