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一列满载纺织品、布料、服装、家具等日用生活物资的中欧班列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江南站缓缓驶出,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一路驶向哈萨克斯坦,通过阿腾科里站将货物分拨转运至中亚各地,这是赣北地区有史以来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
8月28日上午,首趟满载82标准箱黄山茶叶的中欧班列,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货运中心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发出,将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预计15天后抵达目的地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1至7月,广东各始发站点共开行中欧、中亚、东南亚方向的班列合计217列,监管货值69.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分别增长约1.1倍和0.8倍。
8月26日下午,随着一声火车鸣笛声,中欧班列(长沙) 首列湖南自贸专列从广铁集团长沙国际铁路港出发。班列途经满洲里口岸出境,17天后将抵达明斯克。
今年以来,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宏观政策,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民生得到有效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稳健开局。
6年前中欧班列每日仅有两趟列车前往欧洲,而2020年全年已开行12406列。尽管大多数中欧商品贸易仍走海运,仅少部分集装箱沿丝绸之路运输,但重点在于——这是实打实的业务。它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促进基础设施发展、让欧洲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人。中欧班列将中国和欧洲日益紧密地缝合在一起。
记者24日从合肥国际陆港获悉,近年来,合肥中欧班列从求量转向求质,从纺织品、日用品,到汽车、电脑、机器人,正逐步向着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合肥中欧班列助推“安徽智造”扬帆“出海”。
据统计,今年1—7月“义新欧”中欧班列进出口货值267.1亿元,同比增长130.7%,超过去年266.7亿元的总货值。
今年前7个月,江苏省17条中欧班列共开行837列、货值13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3.3%、119%。
8月17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通报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实施推进情况,表示今年上半年,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积极成效,经贸合作实现量质“双提升”。
8月18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的实施意见》,推出一系列硬核举,做大做强强中欧班列,服务河南品牌“出海”。
8月16日上午11时,满载着100个标箱的无线耳机、圣诞用品、日用百货等“中国制造”的中欧(义新欧)班列,经海关从义乌铁路口岸启程,开往捷克首都布拉格。这是今年“义新欧”义乌平台开行的第867列中欧班列。
合肥中欧班列10天开行6趟“安徽造”汽车专列。
据满洲里海关统计,今年1-7月,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共计1892列,同比增加16.22%,载运15.23万个标准集装箱,增加8.36%,延续年初以来的持续增长态势。
8月8日,满载着50标准箱、370吨货物的X8120次列车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大朗站开出,驶往俄罗斯沃尔西诺。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今年开出的第201列中欧班列。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7月份,中欧班列运营品质持续提升,全月开行1352列、运送货物13.1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8%、15%。中欧班列自2020年5月起连续15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自今年5月以来连续3个月单月开行超1300列,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堆场仍然一片忙碌,“热度”飙升。今年1-6月,中欧班列(苏州)开行进出口班列190列,货值60.25亿元,同比增长42.14%。
8月4日16时52分,满载着工业品、电子设备及衣帽服饰的X75081次列车从广铁集团广州货运中心东莞常平站缓缓驶出,此趟中欧班列将于16天后到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今年开出的第200趟中欧班列。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丝路古道驼铃悠悠。如今,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甘肃省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重要战略通道和物资集散地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节点枢纽作用有效发挥。
全地形车搭乘中欧班列驶向“一带一路”市场。
显示 1740 条中的 801 到 82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