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在美国设计的机构之外建立影响力渠道,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拥护金砖五国和上海合作组织,启动了“一带一路”倡议。此外,中国也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提升对现有机构,尤其是对联合国的影响力。中国的目的可能不是要取代美国成为承担重担的超级大国,其更有可能只是希望获得一条不受阻碍的进一步发展之路。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美关系持续下滑,给世界秩序和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负面影响。王缉思教授提出在中美关系越发困难的今天,我们越应确立底线思维。 坚持和平方式、保持经贸合作、人文社会深度交流是处理今天的中美关系时,应当坚守三条底线。
特朗普冲动鲁莽,最新的例子是他突然决定停止向世卫组织提供资金。这一决定并不仅仅是因为世卫组织做错了什么,而更多的是关于中美之间持续的地缘政治纠缠,以及在美国总统大选前夕,美国试图转移民众对他疫情处理不力的注意力。显然,这也源于特朗普对几乎所有多边组织的强烈反感。
特朗普政府奉行的多项政策符合美国欲在经济和技术领域与中国脱钩的倾向,包括增大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权力;更多地使用出口控制方法,特别是实体清单;以及威胁要利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迫使美国企业回到美国。如果这些政策落实到位,将会导致中美经济长期脱钩,改变把两国捆绑在一起的全球供应链。
2020年4月4日,特朗普悄然签署行政令,要求成立“美国通信服务业外国参与审查委员会”。毫无疑问,此举目的是限制中国对美国电信业的投资。这是美国与中国脱钩的最新举措。尽管美国不断加大与中国脱钩的力度,但美中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仍需花费数年才能解开。
鉴于中国个人防护设备、呼吸机、呼吸器和其他设备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中国有能力提供美国急需的大量用品。美国的商业领袖应要求他们的供应链经理、行业协会以及非政府组织寻找能提供关键设备和用品的中国供应商,把他们与有需求的美国州、地方政府和医院联系起来,确保美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们都受益于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
美冲突“综合症”包含几个要素。它基于区域地位竞争,该竞争日益全球化。这种对影响力的竞争已经与意识形态上的对抗结合在一起。国际政治面临的风险是,两国之间日益激烈的战略竞争会凝结为结构性的世界冲突。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令两国贸易摩擦降温,全球经济得以喘息。协议还为双方创造了可喜的政治喘息空间。特朗普希望以此助其在总统大选角逐连任,而对于中国来说,协议减缓了多种不利因素(目前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但是,与开始建立更稳定的双边关系相比,该协议更具战术性。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署,是两国朝着贸易战停火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承诺未来两年大量购买美国产品,美国则表示不征收新关税。但是,贸易战暂停对降低美国对中国实施制裁的风险并无绝对关联。毕竟,贸易战和制裁是两回事——前者涉及经济学,而后者主要涉及政治。
中美1月15日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双方都视其为成功。中国同意两年内增购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而美国将避免提高对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达成缓和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但从长远来看并未解决当前的争端。
许多观察人士认为,中美已经开始脱钩。作者认为,中美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脱钩,尤其是在直接关乎国家安全的技术领域。然而,降低战略风险而不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是很难做到的,因为错综复杂的供应链不易解开。不过,双边和多边谈判可以帮助防范一定程度的技术脱钩演变为全面的保护主义。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处于防御地位。中国精英并没有试图破坏该国与美国的经济共生关系,而是被迫走美国坚持的道路。试图遏制中国的美国所施加的压力驱使北京制定了全球战略。美国通过对中国及其最亲密盟友增加贸易壁垒和实施制裁来施加政治压力,实际上是在促使北京在不依靠有利的外部条件的情况下更加明确地阐明其发展目标。
随着美中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全面恶化,除非美国对中国的主要诉求得到完全满足,否则当前的美中冲突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文章指出,虽然贸易问题似乎是两国之间的主要争论点,但美国的根本关切是与贸易问题密切相关的国家安全问题。
当前中美之间的冲突是“地缘政治史上最大的较量”,除非双方尽最大努力撤出这场冲突,否则将危及基于规则的多边世界秩序的稳定。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肖尔·马布巴尼指出,中美关系正在走向对抗。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这种势头将无法停止。
中美技术关系的急剧逆转严重损害了两国的利益。华为首席财务官在美国政府的要求下被捕,是中美技术关系的一大转折点。在此之前,尽管中美之间在知识产权和高科技出口限制等问题上存在摩擦,但中美技术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合作且互利的。自特朗普上任以来,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距离特朗普政府对第一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已经过去了约17个月。这段时间足以人们评估迄今为止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比较2018年前9个月与2019年前9个月的贸易数据不难发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货物出口双向下跌,中国的出口下降了13%,美国的出口下降了15%。但与两国的GDP相比,出口下降的影响可谓微不足道。
2019年10月30日,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主题为“中美关系:为亚洲与世界发展打造共同愿景”的国际研讨会。会上,专家认为,鉴于中美之间日益加剧的竞争可能会破坏当前的多边世界秩序,亚洲国家需要在创造中美之间的共同点上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多名美国资深中美关系专家日前在纽约参加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年度晚宴时表示,美中妥善解决贸易纠纷,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将造福两国人民,同时对世界产生正面溢出效应。
特朗普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竞争活动主要是出于对经济竞争和安全威胁的担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竞争活动扩大到了民主价值观和人权层面。文章指出,对价值观的关注将导致中美之间几乎没有妥协的余地,这意味着美国针对中国技术发展的竞争将不存在限制。
今天,中美这两大全球经济体将精力集中在经济“脱钩”上,体现了当前的反全球化格局。在这一格局下,民族主义和内向主义盛行。中美贸易共同体(Chimerica)已经终结,“美国第一”的时代已经来临。对于像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而言,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前路上充满挑战。
显示 330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