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蚌埠五河申集镇水稻种植面积达9万余亩,依托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稻渔综合种养数字农业示范项目,黄李村李咀中心村近700亩稻田稻渔种养基地已实现大数据农业全覆盖。
安徽蒙城县把小额信贷作为助力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小信贷”发挥“大作用”,为乡村振兴助力护航。
荒堤变成“石榴长廊”、荒废水塘开发出养殖小龙虾、黑鱼的精养塘……安徽蚌埠怀远县荆山镇深挖特色产业优势,利用滨淮湿地、茨淮新河大堤、芡河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发展水稻、水产、水果(石榴)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带动全镇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10月25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东岛村委会与繁昌区供电公司签订“电力驿站”共建合作协议,全力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电需求。
近年来,安徽六安金安区聚焦“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目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有力举措,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无为市加大对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固镇县王庄镇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发展现代化、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秋分时节,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韩台村40多亩山楂园层林尽染,红彤彤的山楂挂满枝头,迎着秋风向果农传递着丰收的喜讯。
近年来,安徽六安市金安区不断延伸拓展社会统战资源,进一步深化整合各方力量,凝心聚力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近年来,怀远县把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科技人才支撑战略,有效促进乡村振兴。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立己达人,胸怀天下。中国坚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深化全球减贫脱贫合作,推动全球发展迈向新时代,造福各国人民。
记者从第132届广交会媒体吹风会上获悉:第132届广交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将于10月15日上午在线上开幕。
近日,封丘县举办首届“大唐杯”菊苣主题摄影展。该主题摄影展于今年6月份启动,先后收到摄影作品200余幅,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80幅参加展出。
2022年以来,安徽省蒙城县持续加强就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人员实现就业,帮助已就业人员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务工31787人,比2021年底增加471人。
9月23日,迎来秋分节气。当日,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稻香谷丰、硕果累累,沃野处处秋收忙,在安徽省泗县长沟镇田间地头,广大农户抓住晴好天气奋力抢收,为粮食蔬菜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安徽泗县黄圩镇通过发展产业不断提升党员、能人大户带头致富能力,带动脱贫户务工就业,极大地激发了困难户内生动力,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让乡村有能力发展村庄、服务村民,成为乡村发展的强大后盾,铺就了乡村致富道路。
9月24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举办“庆丰收、迎盛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共庆丰年、致敬农民、展示硕果,共同见证收获的喜悦与劳动的甘甜。
河北省定兴县把“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紧紧围绕“一环两沿多点”总体发展战略,通过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村庄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路网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国家乡村振兴局会同重庆市政府、山东省政府22日在重庆市黔江区举办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强协作促振兴——社会帮扶在行动”活动。东西部18个省(区、市)签约协作项目35个,意向投资超400亿元(人民币,下同)。
近年来,安徽萧县马井镇因地制宜发展多品种、大规模的蔬果综合性种植基地,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用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显示 1311 条中的 481 到 50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