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南和案例》(以下简称《指南和案例》)。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有关负责人就《指南和案例》回答了记者提问。
天然气是当前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的清洁能源,已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1/4,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对LNG的需求增长迅猛。2018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加深,德中文化交流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学学生将他们学到的汉语知识融入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中。从这些学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交流对促进各国关系的积极作用。
为期两天的欧洲工商峰会日前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落下帷幕,峰会期间举行的“高标准中欧互联互通战略对接”论坛吸引了数百名中欧政商界人士参加。与会人士围绕“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展开热议。
2019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宣告成立。这是响应习近平主席“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建议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中外专家关于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化常态化意愿的积极回应。
巴西外交部长埃内斯托·阿劳若25日在此间表示,巴西和中国同为农业大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25日在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媒体吹风会上,黑龙江、重庆、湖南、四川、山东等5省市表示,正结合自身区位优势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深入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全球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50名代表本周汇聚中国浙江乌镇,共同见证“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的诞生。
克罗地亚海事、运输和基础设施部长奥列格·布特科维奇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克罗地亚与中国在交通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合作对克罗地亚至关重要。克中两国可借助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提升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日前表示,中美间存在分歧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双方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正确判断对方的战略意图。两国关系中合作和互利共赢的主流不应改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世界经济向平衡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5年前向世界发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两岸圆桌论坛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两岸民间圆桌论坛29日在北京举行。两岸各界人士聚焦“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主题,就推动落实“31项惠及台湾同胞措施”、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一带一路”市场的不断拓展,带来了互利共赢和处处商机。这是18日金羊网记者从正在广州举行的第124届广交会上了解到的。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和中方立场》白皮书,用客观全面的数据和事实证明,中美经贸关系中不存在“谁吃亏”的问题,“美国吃亏论”是站不住脚的。
以“一带一路 共商共建共享”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及客商参加各类论坛和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国内外704家企业参展参会,签约项目总金额2709.43亿元,较上届增长11.98%。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实践平台,在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下,中国-亚欧博览会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磁石”作用正日益显现。
“针对中国市场,我们带来了吉尔吉斯斯坦非常有特色的食品、手工艺品和农业产品,这在当地也是很受欢迎的品牌。”在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吉尔吉斯斯坦库尔本市场工会主席哲尔托斯洛夫·库巴内奇积极介绍着本国的参展商品。
中国是非洲最为重要的发展合作伙伴之一,在与非洲开展互利共赢经贸合作的同时,积极支持非洲国家推动社会建设,深刻体现了中国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以及中国“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义利观。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产业产能合作方兴未艾、金融投资创新层出不穷……中非务实合作稳步推进、硕果累累,为非洲这片蕴藏无限潜能的大陆插上腾飞的翅膀。
贸易,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之一,贸易畅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5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开拓一条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
五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不和谐的声音也随之出现。其中有人将“一带一路”倡议称为“掠夺经济学”,让人感到惊讶。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与经济掠夺完全不相同,二者在动机、理念、手段、效果等诸多方面甚至是对立的关系。
显示 50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