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热力上扬,消费市场活力涌动,电影文博持续火热……今年“五一”,各地假日经济繁荣活跃,勾勒出一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日图景。
记者在深圳、桂林、福州、绵阳等地走访发现,实体商超人气有所回升,线上零售增长较为明显,产生了一定的“乘数效应”。但要持续发挥消费牵引拉动作用,仍需统筹兼顾,短期和长期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进一步放大政策协同效应。
记者5日从国家邮政局获悉,“五一”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13.4亿件,同比增长2.3%;投递快递包裹14.7亿件,同比增长19.7%。
据国家邮政局官网消息,日前,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五一”假期(4月30日-5月4日),全国邮政快递业运行平稳,揽收快递包裹13.4亿件,同比增长2.3%;投递快递包裹14.7亿件,同比增长19.7%。
记者4日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五一”期间,北京市旅游接待总人数30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8亿元。
记者4日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获悉,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5月5日,今年“五一”小长假落下帷幕,旅游市场也恢复了往日生机。据文化和旅游部测算,“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携程与新华财经5日联合发布的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五一”黄金周国内旅游市场强势复苏,熟悉的“人从众”模式再度回归。
携程与新华财经联合发布的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五一”黄金周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强势复苏,“人从众”模式再度回归。
这批获奖团队和个人中,既有自主品牌澎湃“中国心”的开发团队,也有面对疫情分别奋战在国内紧急物资生产和海外市场前线的逆行勇士;既有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新能源绿色集成制造攻关团队,也有孜孜不倦地进行质量管理创新、提升一线工艺技能的工匠能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时代的奋斗者。
“五一”小长假期间,一场古韵与今风同台的文旅盛会,将在安徽濉溪古城火热上演。
近日,合肥市2021年五一期间 “惠民菜篮子工程”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持续至5月5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五一”小长假期间交通、消费、旅游和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表示,与去年相比,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旅游市场基本恢复了同期的50%,促进了旅游业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商务部7日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五一”期间全国市场人气明显回升,消费呈现回暖态势。5月1日—5日,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清明假期增长32.1%,同比下降6.7%。
记者6日从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五一”假期,网联平台日均处理资金类网络支付业务13.54亿笔,同比增长54.59%;同时,线下条码支付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增长48.5%。
在这个特殊的劳动节,致敬每一份坚守!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28日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沪上各A级景区全部实施门票预约机制。沪上文旅场所场馆以限量开放、分时预约、优化游览线路等措施,为市民游客营造安全舒适的出游环境。
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27日召开2020年“五一”假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各地要切实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假日旅游需求和景区管理工作的新期待。
记者27日从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五一”前后,湖南省各级文旅机构将推出各类艺术展演、公共文化服务、文博展览、非遗宣传展示等线上线下惠民活动600余场次。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连休5天,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筹划久违的出游,是否可以小范围旅游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专家表示,当前出去旅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但要保持警惕,注意安全保护。
显示 2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