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小长假。这个假期,全国市场人气明显回升,经济复苏脚步加快。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7日说,“五一”期间全国市场人气明显回升,消费呈现回暖态势。5月1日至5日,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清明假期增长32.1%。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巢湖市(含半汤景区)共接待游客约38.7万人次,各主要景区游客数均控制在限流范围内,全市文旅市场总体有人气、不聚集、安全有序,没有出现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和游客投诉情况。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五一”小长假运输期间(4月30日至5月5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385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564万人次。5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737万人次,创2020年春节后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
记者“五一”期间走访发现,各地“蓄力”打造“夜经济”,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再度活跃。
中国银联6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月5日,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突破1.57万亿元,日均交易0.31万亿元,较今年清明小长假日均增长7.7%;同时,银联网络交易总笔数较4月环比增长6.95%。
中国银联5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突破1.57万亿元,日均交易0.31万亿元,较今年清明小长假日均增长7.7%;银联网络交易总笔数较4月环比增长6.95%。记者:吴雨 编辑:朱舜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上亿人次出游、消费潜能释放、“云端”消费激增……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各类消费如同回升的气温逐渐“热”起来。 这是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人气回暖、消费复苏,文旅市场运行安全有序,线上线下活动精彩纷呈。同时,预约参观、限量游览、公筷公勺等文明健康新风尚已渐入人心。 记者:张梦洁、李海伟、周琳、刘勤兵、齐健、杨焱彬、潘志伟、周生斌、张海舟、于晓苏、王怿文、郑梦雨、李涛、宋立峰、王普、庞元元、张晨霖、田晨旭、魏梦佳、曹力、金剑、陈思、蔺娟、陈旭、吉宁、庞峰伟、吴寒、刘昕宇 报道员李云财、鲍恂、江靖 摄像章林 编辑:陈梦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五一”小长假期间,湖北省共接待游客735.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53亿元,人均花费约333.4元。
记者5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平稳有序,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28日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沪上各A级景区全部实施门票预约机制。沪上文旅场所场馆以限量开放、分时预约、优化游览线路等措施,为市民游客营造安全舒适的出游环境。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在27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北京旅游景区将坚持防控为先,限量开放、有序开放,防止无序开放,为市民提供适度的都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线路,引导广大市民安全有序逛京城、游京郊。
五一假期连休5天 来看旅游市场新变化
刚刚结束的清明小长假成为了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前的首场“测试赛”。4月7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清明节假日旅游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清明假日期间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4325.4万人次,新疆、吉林等地旅游市场复苏较快,旅游景区热度回升明显。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局21日表示,2019年“五一”假期对澳门餐饮零售业有积极推动作用,澳门的客流量和营业额相对平时均有所增长。
今年“五一”假期经调整后增加至四天(5月1至4日),提高了内地游客的出行意愿,加上港珠澳大桥带来的推动作用,访问澳门的旅客数字比去年大幅增加。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吸引了近百万人次内地旅客访港,前三天同比增长约四成。业界认为,主要原因是今年“五一”假期比去年长,而“一桥一铁”两大基建也有助带动旅客来港。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5日公布数据显示,“五一”劳动节假期期间(5月1日至4日),香港出入境客流量总人次约424万。其中,内地旅客入境香港人次近百万。
记者5日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845.04万人次,日均同比增长9.26%。其中,入境日均107.51万人次,同比增长14.2%;出境日均103.74万人次,同比增长4.5%。查验交通运输工具36.77万架(艘、辆)次,日均同比增长12.95%。
显示 49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