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5日,世界银行宣布,受俄乌冲突影响,将亚太地区2022年度经济增长预期从去年10月提出的5.4%下调至5%。
亚太地区内陆发展中国家的显著特征体现在运输连通性方面的差异,但如果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与沿海邻国相比,亚太地区内陆发展中国家明显处于不利地位。本文阐述内陆发展中国家港口腹地互联互通面临的突出挑战,并提出建议。
亚太地区正在经历深刻的人口、技术、经济和环境变化。从中国这样的工业经济体到基里巴斯等太平洋国家均是如此。本研究试图了解亚太地区的区域变化趋势,并评估它们将如何影响出行需求。
由咨询公司Equality Group开展的调查显示,新加坡企业的包容性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五,落后于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和中国香港。
旅游业已成为亚太地区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亚太地区,有约1.5亿人从事旅游业工作。与此同时,旅游业也为加强该地区的社区和生态系统提供了机会。然而,在缺乏强有力的治理和规划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增长可能会使社区和生态系统负担过重,忽视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当前,亚太地区局势正在复杂深刻演变。美国及其盟友积极打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和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打破地区原有的战略平衡,本质是重塑“以美国为中心”的区域架构,对“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架构带来直接冲击和严峻挑战。
过去20年,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规模翻了一倍多。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亚洲企业的活动变得越来越相互依存,并与越来越多的全球供应链和市场融为一体。本报告的作者研究了这些企业间的关系,并通过关注国家边界内和跨国界的董事会联锁,绘制了遍及整个地区的业务网络。
记者从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获悉,截至2021年8月底,我国获认可的检验机构数量已突破700家,整体处于亚太地区领先水平。
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委员会执行董事、新西兰国际贸易论坛执行董事斯蒂芬·雅各比21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应尽快开展务实合作,多方协同推进疫情后的地区经济与贸易恢复。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一直是数字化转型坚定支持者,并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本文考察了亚太地区数字化的进展,比较和分析了该地区主要经济体的数字化转型政策。另外,本文还研究了数字鸿沟对亚太地区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德勤2日在北京发布最新一期《聚焦亚洲》系列报告称,亚太地区经济复苏势头将超出预期,但该进程仍面临疫情恶化和金融动荡等诸多风险。
记者从6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媒体吹风会上获悉,首届消博会于5月7日至10日在海南海口举行,展览总面积8万平方米,将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
近日,在世界海关组织第22届亚太地区海关署长视频会议上,中国海关提出在南京海关实验室承办世界海关组织亚太地区海关实验室,获得会议通过。
当前,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纷纷着手制定减排目标,出台绿色发展政策,扩大绿色投资,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3月30日,李成钢大使应邀出席国际贸易中心、德国发展研究所、亚太经社委员会、东南亚国家联盟、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联合主办的投资便利化亚太地区高层圆桌会。
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表达了继续对外开放的决心,新加坡欢迎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断深化经济合作。
2021年3月11日上午,借鉴中国经验提升亚太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能力援助项目启动仪式在万象市联合国之家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海事局9日发布消息称,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组织宣布由该局制定的《远程港口国监督检查指南》将于4月1日起正式在亚太地区21个成员国和地区实施,标志着宁波市在实现外轮检查全程“远程化”的基础上,将该机制上升为改变国际海事规则的“宁波方案”。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22日发布的《亚太贸易及投资趋势简报》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及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全球经济放缓,预计2020年全球贸易额将下降14.5%,但亚太地区表现优于世界其他地区。
本书回顾了亚太地区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方面的进展,并探讨如何重塑区域合作和一体化,以实现更具韧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未来。本文主要研究领域有:公共产品、贸易和投资,金融合作和区域卫生合作。本书强调,亚太地区应更好地利用区域一体化来发挥潜力,克服诸如新冠肺炎等挑战。
显示 112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