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预计,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将增至4.5%,按购买力平价测算的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将增至48.6%,亚洲仍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
中国的重新开放预计将提振整个亚洲大陆的经济活动。就中国而言,首席经济学家们几乎一致认为,中国经济今年将出现大幅反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期,称该地区的增长将主要受到中国经济复苏和印度经济增长具有韧性的推动。
当前,亚洲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权重持续增加,新兴经济体增长潜力凸显。专家认为,随着印度、东盟等国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和资本流出对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形成压力,美国联合日本韩国等国家筹谋产业链价值链“去中国化”的动作频频,值得警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副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俄乌局势让很多亚洲国家通胀大幅上升,并造成外部需求下降、金融环境收紧,导致经济活动放缓、滞胀风险上升。
在亚洲发展和培育更加开放的区域大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贸易和数字化跨境互联互通。
最近的数据和事态发展进一步表明,亚洲经济将表现出色。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上,多位与会嘉宾认为,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全球制造枢纽。供应链的重构与再链接中蕴藏着巨大机遇,依托强大的贸易合作关系网、前瞻性的政策导向、持续提升的综合经营能力等优势,中国企业有望在新的市场格局中赢得战略主动。
在11月30日举办的线上媒体分享会上,瑞银预计,2023年亚洲经济有望增长4.4%,中国经济2023年下半年或现“V”型反弹。
近日,经合组织(OECD)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到2023年,亚洲主要新兴市场将占全球GDP增长的近3/4。该组织临时首席经济学家阿尔瓦罗表示,明后两年,亚洲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2020年,亚洲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在新的一年中,亚洲将继续牵动全球目光。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减少5%以上,东南亚最大的5个经济体———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也将下跌1.2%。但中国经济二季度同比增长超过3%,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主任李昌镛6月30日发表题为《亚洲经济重启:正确的政策如何促进经济复苏》的文章称,2020年亚洲经济预计将萎缩1.6%,这是人们记忆中首次出现的情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5日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亚洲经济预计出现零增长。这是该地区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差经济增长表现。
鉴于全球环境充满挑战,亚洲开发银行预计2019年和2020年亚洲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为5.2%。由于非洲猪瘟推高了猪肉价格,亚洲2019年和2020年通胀率分别为2.8%和3.1%。由于中国和韩国正经历着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和国内投资放缓,预计东亚2019年和2020年增长率分别降至5.4%和5.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副主任乔纳森·奥斯特里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受全球贸易和投资疲软影响,今年亚洲经济增长将明显放缓,但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981年,近15亿亚洲人(即该地区总人口的70%)处于贫困状态。到2016年,这一比例降至10%以下。亚洲成功地让十多亿人摆脱了贫困,可谓是一项经济奇迹。文章指出,这种奇迹主要归功于亚洲的贸易开放性和全球价值链(GVC)的扩张。
在近期一些亚洲经济体不良贷款增加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不良贷款,包括其决定因素、宏观金融反馈效应,以及它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尽管贸易冲突带来了挑战,但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预期依然维持在2018年的6.0%和2019年的5.8%。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有望实现增长预期。
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有望实现增长预期。该地区20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增长6.0%,2019年将增长5.9%。
显示 4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