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闭幕的第37届非洲联盟首脑会议,主题是“培养适应21世纪的非洲人”。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历来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合作,中国企业在非承建项目期间的人才培养和技术赋能等,为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技能支持。
随着中国想办法弥补减少的年轻人口红利,机器人技术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出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是更广泛地引入工业机器人来实现制造业的自动化。
印度产业联合会发布一份新报告称,印度有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期”,可利用规模不断壮大的劳动适龄人口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成功加以利用的话,到2047年印度独立100周年时,年轻劳动力的激增可让印度的经济规模达到40万亿美元。但报告也警告称,印度须加快培训劳动力并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以免浪费人口优势。
鉴于与中国差不多的人口数量和发展目标,印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一个被用来与中国进行比较的对象。但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研究教授坎蒂·巴杰帕伊说:“印度的人口比中国年轻,但如果人口素质得不到提高,所谓的人口红利可能会变成人口噩梦。”
本文分析了非洲最大的资源:青年。死亡率下降、生育率高且下降缓慢以及年轻的年龄结构正推动非洲人口快速增长。非洲年轻的人口结构要么成为定时炸弹,要么带来人口红利。本简报探讨了这2种情况。
亚奇迹国家既是经济传奇,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是什么让这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将一些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推向高收入水平?人口特征可能是原因之一。
沙特阿拉伯需要赋予人民权力并利用其青年人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这要求在教育、培训和技能获取上进行长期投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保护地球是所有人共同的目标,但打破对碳氢化合物的依赖,使其经济多样化,减轻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影响,这是沙特阿拉伯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中国正面临人口危机,这可能会减缓经济发展并威胁社会福利。数十年来,中国的总生育率(TFR)水平显著低于更替水平。由于中国的人口转变进入了以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为特征的最后阶段,人口红利的优势正在消失。
亚洲会未富先老吗?如人口老龄化导致经济增长下降,那么亚洲有陷入由人口因素引起的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本文研究了人口引起的中等收入陷阱的三个条件:首先,人口因素会影响经济增长和趋同;其次,发展水平与生育率之间应存在负相关关系;低生育率会导致抚养率低。作者表示,提高退休年龄可帮助亚洲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洲青年人口基数庞大。作者在文中研究了科学传播在人口红利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作者为人口红利研究发展专家、非洲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如何在研究人员与政策制定者之间建立有效沟通,并更好地促进政策制定者对阐述循证研究的吸收领会提供了政策建议。
近几十年来,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受益于人口红利的增加。然而,随着人口逐渐老化,亚洲正经历着另一场人口转型。尽管亚洲各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有所差异,但考虑到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亚太地区所有国家最终都将面临诸多长期挑战。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的国家需要立即处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口赋税的挑战。
到2050年,印度20%的人口将老龄化,届时印度将有3.24亿老人。目前印度的问题是如何利用人口红利,为青年提供就业机会。目前印度的老年抚养比率为14.2%,比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要轻很多(日本抚养比为42%),但印度仍应重视并解决好这一问题。每一联盟预算都提到了老年公民,但这只是象征性的,不足以照顾广大贫困老年人群(5100万)。
根据产业游说组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IFR)的说法,到今年底,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运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
显示 13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