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国主要关注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而不是能力建设和人道主义援助。 此外,与主要通过赠款运作的美国国际开发署不同,中国历来通过贷款为项目提供资金。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10日说,欧盟承诺将今年对叙利亚的人道主义援助增加至15亿欧元。
近年来,新兴技术在人道主义援助中应用有所增加。事实证明,这些技术在向有需要人群提供救生干预措施方面是有效的。
大国将人道主义援助政治化,使得确保营养和防止饥饿成为挑战。当前世界迫切需要拥有战略小麦储备和生产能力的国家支持多边机制,避免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将小麦援助政治化。
事实证明,物流已经成为一个主要问题。经验表明,需要调整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行动的物流工作。为了防止疫情蔓延,人们已经采取无接触式人道主义援助等远程支持。但是,还有更多需要调整的地方。应该加强救灾物资仓库的抵御能力,以减少未来极端气候造成的破坏。
阿富汗是世界上最易受气候影响的国家之一。它正在遭受四年来的第二次干旱,同时经济崩溃使得人道主义局势恶化。如果不解决这些近期的气候影响,持续的社会经济灾难、冲突和暴力只会加剧。
阿富汗正在全面崩溃的边缘摇摇欲坠,该国正面临世界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在各国对塔利班接管阿富汗作出回应后,阿富汗经济崩溃,资产被冻结,发展援助暂停。政府雇员工资不足,没有提供基本服务,金融部门陷入瘫痪。经济处于自由落体状态。
在塔利班掌权后,欧盟与美国、英国和联合国机构等其他主要捐助者一样,继续通过合作伙伴组织向阿富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欧盟将增加其人道主义援助,计划在2021年将人道主义援助增加至2亿欧元。但其有效性将受到非政府组织危险工作条件的限制。这需要与塔利班达成协议。
中国日益增加的人道主义参与为欧盟在人道主义领域与中国进行接触提供了机会。然而,欧盟应制定一项关于如何在人道主义事务上与中国接触的长期战略。双方对人道主义援助的不同方法并寻求共同点的对话或为可能的合作打开大门。
1月10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是继2014年和2018年以后第三次以白皮书的形式,全面回顾了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援助的模式演变和主要成果,彰显出中国开放、透明的责任与担当。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努力遏制新冠肺炎疫情,但像往常一样,人类依然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由于疫情,人道主义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响应会受到怎样的影响?随着亚太地区(尤其是西南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进入季风季节,地区国家政府必须将这一问题纳入考量。
据外交部消息,抗击新冠疫情国际合作框架下,中国政府向哈萨克斯坦提供的新一批医疗援助物资4日运抵阿拉木图。
由于疫情,中国填补了全球领导者空白,积极向受疫情影响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与之相反,美国却向内转型,且其领导层对硬实力的过度依赖也影响了软实力发挥。总之,中国正通过人道主义援助成功地发展软实力,并正在扭转自身在全球话语中的普遍形象。
尼日利亚是美国在非洲关系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虽然有美国安全部门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计划,但尼日利亚东北部十年来的暴力叛乱活动已经导致700多万人需要大量人道主义援助,而且危机没有减弱的迹象。尼日利亚政府当前对人道主义行动的限制措施威胁美国改善人道主义成果和减少暴力恐怖组织存在的政策目标。
随着中国逐步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并重新进行经济发展,它也正在寻求抗击新冠肺炎的全球领导者地位,并填补西方瘫痪所产生的人道主义援助的空白。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中国正在成为非洲人道主义援助的首要伙伴。
如何在国内部署海军医疗船?可以从这些船在国外执行的人道主义任务中学到什么?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对美国海军人道主义援助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海军卫生和人道主义援助的益处和挑战,并就战略协调和规划提出了相关建议。
美国政府很慷慨,但其人道主义援助较分散,这意味着美国政策和援助的影响力不够。国会和政府应探讨是否有其他办法,让美国政府的人道主义援助更协调,而不是掏空难民局。本文就此提出建议。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16日晚在电视讲话中说,委方欢迎所有通过“合法途径”运抵委内瑞拉、与委政府“相配合”的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6日呼吁加强对也门人道主义援助,尽早结束也门人道危机。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有关也门的认捐大会上,古特雷斯对也门人道危机表示担忧。他说,持续的冲突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中许多受害者是平民。80%的也门民众需要人道主义援助和保护,仅去年一年,受人道危机影响的人口又增加了200万。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21日宣布,委政府同意通过联合国机制接受欧盟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马杜罗当天在一场电视讲话中说,委副总统罗德里格斯当天与欧盟牵头的国际联络小组进行了重要会谈,会后她决定同意通过联合国机制接受欧盟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
显示 3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