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介绍了临港新片区助企纾困的情况。
记者日前在上海松江区经委组织举办“助企纾困,线上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金融要素对接活动”上获悉,松江区经委、松江区财政局、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松江区税务局以及4家银行的相关负责人通过线上视频会议,为专精特新企业解读金融政策、介绍金融产品,拿出一揽子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一揽子方案解燃眉之急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优势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多数是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轻资产企业,需要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长型、长期资金支持。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专精特新”企业户均贷款余额为7582万元。
近日,重庆亘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通过重庆市巴南区“巴巴实”企业服务云平台申请获得了银行70万元的融资授信。
近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若干措施》,从货物贸易、招商引资、境外投资、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国际合作、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24项具体措施,助力天津相关产业和企业加快适应更加开放的区域市场,享受更多政策红利。
“这次出台的《若干意见》,包括5个方面共27条针对性政策措施。其中,落实国家政策16条,浙江省自我加压、主动出台政策11条。2022年预计全省减负总额将超过3000亿元。”5月12日,在浙江省政府政策吹风会上,浙江省减负办主任、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诸葛建表示。
4月1日起,中国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4月1日至5月10日,已有9138亿元(人民币,下同)留抵退税款退至149.5万户纳税人账户。
重庆海关10日发布消息称,重庆启运港退税运行两个月以来,为超1000家企业带来便利。
“留抵退税新政规定不仅大企业可以退,我们小微企业也可以退;不仅增量可以退,存量也可以退。”5月9日,谈到正在落地实施的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时,江苏盐城华汇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胥宝明深有感触地说,留抵退税及时为企业补充了资金“弹药”,成了企业纾困解难、对冲疫情影响的“强心剂”“定心丸”。
记者8日从广东佛山市税务局了解到,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其中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备受关注。
天津市金融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保监局、天津证监局日前制定出台多项措施,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高金融服务精准性、直达性和有效性。
今年以来,随着出口葡萄牙、奥地利、意大利、卡塔尔等隧道掘进机的陆续下线,作为盾构机领域的龙头企业,中铁装备积极应对全球疫情影响和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在海外市场持续发力,“出海”成绩亮眼。
气候政策在其设计和实施司法管辖区高度分散。本文分析气候政策和企业行为之间相互作用,并告知决策者关于气候调节的有效性。
据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21日消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该公司发布《“抗击疫情 助企纾困”10项服务举措》,进一步明确多项服务举措。其中,“电力+金融”服务新模式一经推出,就在试点地区有效帮助用电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资金吃紧、流动资金周转难等问题。
日前,海关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2.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与日本、韩国进出口占我国与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规模比重均为20%。
在经济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之下,扬州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功能,大力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持续亮出减税降费“组合拳”,确保“该减的减到位”“该退的退到位”“该缓的缓到位”,用政策红利帮助企业应对眼下生产经营困境,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助推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恢复经济活力,多地多部门持续推出组合式支持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今年减税降费的重头戏。自4月1日起,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开始实施。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4月1日至11日,全国税务部门共为20.3万户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1557亿元。
记者从17日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三亚市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通过“免、减、退、返、补、惠”等举措,以期帮扶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面对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挑战,国家及时出台多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显示 712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