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伊朗官方媒体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6日消息,伊朗央行将从7日起实施一系列放松外汇管制的措施。
美国白宫6日发表声明,宣布美国将于7日重启对伊朗金融、金属、矿产、汽车等一系列非能源领域制裁。
由阿运输通讯和高科技部部长率领的代表团赴伊朗德黑兰,参加第24届国际计算机和电子商务展览会。期间,代表团会见了伊总统办公厅负责人、公路和城市规划部部长和信息通讯技术部部长。
伊朗政府25日宣布阿布都·纳赛尔·哈马提担任央行行长,而先前传言哈马提要出任伊朗驻华大使。
本文全面揭示了伊斯兰共和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例如水资源短缺、湖泊和湿地消失、空气污染、沙尘暴、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缺失以及森林萎缩等。该分析还列出了伊朗政府和国际合作伙伴为克服这些挑战,可以采取的实际措施。
哈铁公司表示,载有41箱汽车零部件的首趟集装箱班列,从中国重庆经哈境内运至伊朗卡尚。该批货物采用陆路和海运多式联运模式,途径霍尔果斯、阿腾科里、阿克套港、伊朗港口,最后通过汽运至伊朗卡尚,运行时间为17天。预计今后每周发送一趟集装箱班列,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2-14天。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语: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简称伊朗。位于亚洲西部,属中东国家,古时称之为“波斯”。
据伊朗国家电视台12日报道,伊朗议长拉里贾尼当天表示,在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正着手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限制。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6日在推特上说,法国、德国、英国和欧盟代表日前已联合致信美国财政部和国务院,要求美方豁免已进入伊朗市场的欧盟企业。
保加利亚劳动与社会政策部部长比赛尔与伊朗劳动、合作和社会福利部部长拉比伊在日内瓦出席第107届国际劳工大会期间进行会晤。比赛尔表示愿与伊朗进行劳动力合作,聘用伊朗技工到保工作。双方还就最低工资、社会保障和工会等方面问题交换意见。
一年来,美国的液化天然气生产能力已经大幅增长以致可以向欧洲大量供应其产品。华盛顿通过对伊朗实施制裁,以达到保护其天然气对欧洲出口的利益。美国对伊朗采取的新一轮制裁使得欧洲对伊朗天然气的巨大投资计划泡汤,例如道达尔公司就已经宣布从伊朗撤离的公告。这将影响伊朗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尽管中国会借此机会填补空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特聘研究员哈什·V·潘特在《为何中印合作开发伊朗恰巴哈尔港项目是明智之举?》一文中表示,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决定退出伊朗核协议后,伊总统哈桑·鲁哈尼称,德黑兰仍然致力于该协议,并将与该协议的其他签署国--欧洲国家、俄罗斯和中国--进行谈判,尽可能挽救该协议。对于伊朗来说,在未来几个月中如何与这些大国"接触"意义重大。印度在这方面也利益攸关。伊朗试图吸引中国人投资恰巴哈尔港,这引起了印度的警觉。在印度看来,伊朗邀请中国投资是企图淡化自己的影响力。
蓬佩奥当天在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发表演讲说,伊朗政府当前所走道路是“不可接受、无益的”,美国将向伊朗施加“前所未见的金融压力”。
欧亚经济联盟与伊朗在阿斯塔纳经济论坛期间签署临时自贸区协定。联盟执委会主席萨尔基相指出,该协定包括初步的拟减免税商品清单,涉及双方50%的相互贸易额。伊方拟降税产品包括肉类和油脂类产品、 部分糖果糕点、化妆品、电子和机械设备,联盟方拟降税产品包括蔬菜、水果、干果、建材。
2017年12月28日,商务部正式对外发布2017版《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2017年版《指南》全面介绍了投资合作目的国(地区)的基本情况、经济形势、政策法规、投资机遇和风险等内容,系统介绍了各国(地区)与投资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准确反映了各国(地区)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客观体现了各国(地区)商业机遇和经营风险。
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公司日前发布公报表示,由于美国决定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制裁,公司若不能获得美国政府相关豁免,将于今年11月4日前结束所有与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田第11期项目的有关活动。
正在伊朗访问的中国新疆文化交流团14日在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召开记者会,向中外媒体介绍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伊朗石油部长尚甘尼日前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退出伊核协议不会影响伊朗的石油出口。他表示,伊朗石油工业需要外国投资,但即便外资因担心美国的制裁而退出,石油工业也能生存下去。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周日表示,如果其利益受到保护,伊朗将继续致力于实施2015年的核协议,伊外交部长希望能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重新设计伊核协议。
鉴于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公然敌视,德黑兰必须与像中国这样的崛起大国保持亲密关系。中国在伊投资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伊朗地理位置优越和其相对稳定的政治架构使其成为了“一带一路”的中心角色。
显示 865 条中的 681 到 700 条结果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图说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