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我国保险业不断提升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渗透度和覆盖面,为保障中企海外利益、规避风险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印度最大的国有保险公司印度人寿保险公司17日正式上市交易。印度人寿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是印度政府的优质资产。但该公司上市,却让广大投资者陷入亏损。
金融业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普惠金融发展要从哪些方面着力?当前金融风险形势怎样?在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以及五家银行保险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答。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表示,金融科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技术手段,其发展应有助于减少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不平衡,应该惠及更多人群。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以及中企“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中资海外利益的保护受到广泛关注。保险业也在主动抢抓机遇,创新产品和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保险保障。
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成效如何?金融风险防控形势怎样?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3日进行了详细解答。
瑞士再保险公司近期发布报告称,能源和粮食安全危机正在重塑保险公司的优先考虑事项,它们日益把重点放在帮助建立经济韧性和促进绿色能源的转型上。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出台了一系列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稳步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2012年到2021年,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从3.5%增长到7.8%。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已达到20%。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
数字化是保险业竞争的“下半场”,各大险企已经逐年加大对保险科技的投入。与此同时,近年来保险科技的融资金额也连创新高。
4月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有关情况。一季度,各项金融政策持续稳定发力,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健康,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明显,抵御风险能力稳步提升。
记者从中国银保监会了解到,1—10月,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91万亿元,同比增长3.2%;提供保险金额9411.43万亿元,同比增长29.26%;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2%。保险保障功能更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获得感大大提升。
中国银保监会24日公布,2021年1-10月,中国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9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2%;提供保险金额9411.43万亿元,同比增长29.26%;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2%。
12月7日,由兴业银行主办的“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大型全媒体调研采访活动在厦门开幕,厦门金融监管部门全方位介绍了近年来当地绿色金融探索工作,分享金融创新与服务经验。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稳健增长,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339.4万亿元,同比增长7.7%。
中国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2.9万亿元,同比增长5.2%。
在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驱动力中,保险业往往被忽视。但事实上,从家庭生活到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再到技术发展,保险是推动社会各个层面增长的幕后因素。扩大非洲利润丰厚的保险市场可能是在该地区创造包容性繁荣的关键。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周延礼表示,数据孤岛问题影响着保险业发展尤其限制保险产品开发,希望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加快医疗数据整合和开放,明晰医疗数据开发规则与标准,让医疗数据价值得到更好体现。
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7.8%。
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保险行业共有26家企业上榜,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以1842.80亿美元、1312.44亿美元成为全球营收第一和第三的保险公司。
显示 5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