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通社努尔苏丹11月19日电,哈萨克斯坦央行行长多萨耶夫当天出席参议院全体会议,就全球经济走势发表看法。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彭博有限合伙企业、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和南非曼德拉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20年“创新经济论坛”线上视频会议16日开幕。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共建创新经济,同享普惠未来”。来自多国的500余位政商领袖和专家学者通过在线视频方式参加此次论坛。
无法预测疫情过后世界经济将如何发展。但现在已经非常清楚的是,经济既不会快速V形复苏,也不会完全停滞或L形复苏。最新的经济复苏形式为K型,反映了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赢家和输家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
据韩国纽西斯通讯社10月29日报道,据CNBC报道,有预测称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全球经济“僵尸化”将长期持续。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稳步推进,多国专家表示,“一带一路”为各国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加快至4.9%,前三季度增速转正!刚刚出炉的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快于预期,V型复苏信号更加显著,给正在缓慢重启的全球经济注入信心和动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15日表示,由于中国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新冠疫情、支持经济复苏,今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正增长,成为全球经济的积极推动力。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韩中两国政府推出的政策务实有效,还为双方未来合作播下种子。
世界经济论坛9月21日报道,经济合作组织(OECD)发布中期经济展望报告,与6月份预测相比更加积极。报告指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和重新开放,经济产出迅速恢复,恢复信心将经济复苏的关键。综合考虑,预计今年全球GDP将下降4.5%,2021年增长5%。
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将猛然察觉:无论是抨击中国还是宣称要与中国“脱钩”,都不是特别好的主意。那无异于恩将仇报。
最新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封锁措施解除所带来的初期收获已经耗尽,这进一步证明,世界经济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复原。
9月9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圆满落幕。在疫情阴霾仍然笼罩全球之际,服贸会的举办彰显其特殊意义,也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6月份的研究报告预测,如果新冠疫情在今年9月底结束,今年全球经济将负增长5.8%。中国香港商报表示,如果以上假设不准和疫情日趋严重,全球多个经济体或将陷入衰退。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日前刊文指出,全球主要跨国大企业认为,世界经济在2022年前不会恢复到疫情之前水平,即使是抵御危机能力较强的大企业,也不看好世界经济能够快速实现“V”形复苏。
口岸是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它不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城市经济发展由“内”转“外”的见证者。10日记者获悉,浙江省“海上台州”建设再传捷报,台州港口岸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预计2020年世界GDP将下降5%。尽管如此,目前大量的经济指标表明,全球经济已进入复苏模式,并且已触及此轮周期的转折点。即使病毒继续传播,佛罗里达州等富裕地区和印度等贫困国家的复苏能否得以持续?答案是有条件的复苏。但可悲的是,这意味着更高的死亡率和患病率。
从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至今,我国先后批准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近年来,各大自贸区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勇蹚“放管服”新路,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场主体加速集聚、制度创新成效明显、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完善,不断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
金砖国家第十次经贸部长会议23日以视频形式举行。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列舍特尼科夫说,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巩固了自身地位。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专访时表示,在全球衰退、发达经济体普遍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回暖对全球经济复苏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进入下半年,逐步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全球经济终于显现复苏迹象。但因疫情管控效果差异引发的地区间复苏差距巨大,权威机构和专家认为,在全球贸易等商业活动大受打击的情形下,各种经济刺激政策效力能否持续和全球经济治理改善程度将决定全球复苏进程。
显示 519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