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13日发布《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2022年和2023年将分别增长4%和3.5%。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2023年发达国家仍面临经济衰退风险,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
中国将继续引领世界增长,尽管增速与前几年相比明显放缓,而美国和欧元区经济活动之间的差异将逐渐缩小,增速将变得接近(在4%和4.5%之间)。
《国际金融论坛2021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4日在广州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第18届全球年会期间发布。该报告预计,全球经济规模应能在2021年底恢复到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中国仍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
新中国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已成为“联合国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日前在瑞士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地时间27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显示,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6%,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上调至4.9%。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日前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2%,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三分之一。
截至11月5日,中欧班列今年开行已超万列,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从义乌到马德里、从济南到布达佩斯、从武汉到杜伊斯堡……在疫情肆虐和经济逆风中,中欧班列挑起“大梁”,加速奔跑。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唐登杰在11日在北京表示,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在世界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主要经济体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杜尔德耶夫5日在北京出席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时向新华社记者表示,土方希望继续推动对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期待中国稳定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正能量。
据孟加拉国《独立报》2月17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总裁克里斯蒂娜·乔治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迪拜举行的全球妇女论坛(Global Women’s Forum)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可能损害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经济迅速大幅反弹。
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人均GDP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1月17日,2019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新鲜出炉,迅速成为各大外媒关注的焦点。2020年开年以来,国际社会瞩目,中国经济交出一份份亮眼“成绩单”,释放一个个积极信号,为深陷不确定“迷雾”中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和定力。
世界旅游交易会4日至6日在伦敦举行,中国出境游市场相关议题引发热议,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焦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测,2019年全球增长预计将达到3%,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该预测也比今年4月的世界增长预期低0.3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增长放缓主要是由中美贸易摩擦引起的。
柬埔寨首相洪森在即将率团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23日在金边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他表示,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合作成果显著,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相信,此次论坛将为各国领导人深入交换意见、共话合作提供宝贵的机会,促进各合作伙伴实现和平、繁荣、可持续发展。”
高盛私人财富管理投资策略组亚洲区联席主管王胜祖日前表示,2019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将有所放缓,预计全球经济增速为3.0%,略低于前两年的3.2%。
巴库11月5日阿TREND网援引塔斯社消息,世行行长Jim Yong Kim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一些国家的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导致连锁反应,有可能减缓全球经济的增长。
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法国科法斯集团28日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国家及行业风险概览》称,全球经济增长已过巅峰并呈下行趋势,油价攀升令新兴出口国受益,新兴国家通货风险对建筑和零售业造成冲击。报告还强调,通信和金属企业需警惕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德国联邦经济部12日发布月度报告说,国际贸易冲突的不断升级将威胁全球经济增长。
显示 3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