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水上音乐节引发外媒热议。外媒认为中国成功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经济社会恢复正常,展现出强劲活力。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和信心。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对美元的依赖度达到了历史新高,这一态势将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负面冲击。专家建议,长期来看要推进储备货币体系改革。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正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复苏将助力全球经济复苏。”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赞中国第二季度经济“表现亮眼”,对中国坚持多边主义、不断扩大开放表示赞赏,认为“非中互利合作空间广阔”。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18日举行视频会议,承诺继续采取一切可用的政策工具,支持全球经济复苏。
在全球经济活动受到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加速推进复工复产,进出口数据显著回暖,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动力。
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北京时间10日下午,全球智库抗疫合作云论坛“全球经济复苏——新目标新动力”分论坛举行,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德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专家学者就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全球经济发展议题进行研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日前在华盛顿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贸易紧张局势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下行风险,巩固全球经济复苏需要各国坚持多边主义和加强国际合作,力争通过合作解决贸易争端。
2018年将给人类带来什么?世界经济是否还能保持较快增长、持续复苏?关于这一问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论。本文试对目前经济学界争论较多的八个问题进行分析、做出预测。本文的基本判断是全球经济已经走过拐点,走出危机后的调整期,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回到正常增长。2018年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有望实现全面复苏。
过去十年,全球经历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经济危机和负面冲击,先是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继而是2010-2012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2014-2016年的全球商品价格调整。随着这些危机及其持续影响的消退,世界经济正逐步走强,为消除阻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长期问题提供了更广阔的政策调整空间。
2017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增强,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专家认为,促进全球经济加速增长的一些有利因素将延续到2018年,因此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形势依然较为乐观,但受结构性及周期性因素影响,中长期看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
出席在越南岘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代表9日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有效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新动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日发布报告说,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今明两年有望加速增长,这反映出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变得更加同步,但中期增长前景仍不稳定。
全球经济复苏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多元化涨潮持续推进,美国经济周期领先优势大幅消退,欧洲复苏动能增强,新兴市场相对优势逐步扩大,超预期的短周期反弹正在改变长周期基准。伴随全球增长底线巩固,低通胀呈常态化,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预期的敏感多变在加剧,金融稳定性缺失将严重威胁长周期复苏的可持续性。因此,当前世界经济强劲的短期反弹并不代表新周期的开始。长期的政策不确定性和高涨的金融风险仍将抑制全球经济的复苏。
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温和复苏态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长期保持低增长态势。2016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逐步升温,增速加快。2017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呈现七年来首次“同步复苏”局面。
英国《金融时报》25日发表社论《政策不确定性仍是全球复苏大敌》称,美国已经不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其失去的动力可以由其他地区的加速增长来弥补。但这种增长仍是平稳的,势头并不猛,而政策制定者破坏增长的能力还是太过强大。
现在的普遍观点是,经济发展低于标准水平的国家(几乎是所有国家)有理由实施财政刺激政策,前提是其具备“财政空间”。IMF执行董事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现在坚定地表达出新的财政政策观点:“现在,财政政策需要在具备额外支出空间的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
楼继伟是在23日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的G20税收高级别研讨会上说这番话的。此次研讨会系此次G20中国年“成都站”会议——今年第三次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的重头戏。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是G20的核心议题,此次成都会议上,G20各国将目光投向国际税收治理,这也是G20层面首次就税收专题举办高级别研讨会。
显示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