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展望联合会和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展望大会将于9月29日举行。在全球抗击疫情背景下,大会将以“促进全要素合作”为主题,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举办。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9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学术年会上,专家表示,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作者发现,信贷供应每下降1%,一家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会减少0.02%至0.1%,信贷供应收缩可能占金融危机期间意大利整体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12.5%至30%。作者指出,信贷供应的减少对企业的出口、采用信息技术的新投资和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都有负面影响,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模型显示,追赶效应、人力资本、较少人口、弱势货币和研发增长是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来源。加强创新和创新能力建设对克服中等收入国家的挑战至关重要。
欧洲仍保持着通过创新维系其未来繁荣及社会发展模式的愿景,其2002年制定了将GDP的3%用于研发的雄伟目标。欧盟2020战略中也将研发投入占欧盟总体GDP的比重提升至3%。尽管如此,目前为止欧洲在创新方面的表现仍疲软。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是指各种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实际上,从计算方法上来看,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余值”,即经济增长中不能够被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要素投入所解释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做是要素配置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或者创新等“难以衡量”的因素带来的效率提升所带来的额外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前者说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而后者说明配置效率下降。
显示 6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