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兰渝铁路,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实现了梦想。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加速服务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
8日8时55分,随着发车号响,D754次“复兴号”CR200J动车组列车缓缓启动,驶出兰州站,向重庆出发。这列“绿巨人”的开行,标志着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正式开跑兰渝线。
9月29日,兰渝铁路迎来全线开通一周年。记者了解到,一年来,兰渝铁路运力不断释放,客货运输持续增长,平均每天有1.4万多人、3万多吨货物,由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兰渝铁路发送,其作为连接我国西北西南最便捷的铁路大通道的作用日益显现。
第三条纵贯中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兰渝铁路28日迎来开通运行“满月”。据兰州铁路局统计,一个月来,该局管段共发送旅客31.78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06万人,始发上座率达116.2%;发送货物92万吨。
随着兰渝铁路通车,铁路沿线的黄土高坡、秦巴山区、巴蜀古道的不少地区,迎来第一条铁路“快车道”。这条我国西部纵贯南北的“黄金通道”,将为沿线地区和群众带来哪些“福利”?
兰渝铁路,这条由文化和美食搭建的“黄金走廊”,凝结着无数兰渝建设者的辛劳和汗水,甘、陕、川、渝旅游经济带正像珍珠一样被兰渝铁路牢牢地串联起来。
兰渝铁路线上的四川省南充市有着三千多年的栽桑养蚕的历史,这里生产的丝绸品销往海内外,兰渝铁路线的建成开通,更是为这个千年绸都带来新的机遇。 在南充,抽丝技术不断革新,织绸工具也由老式的有梭织机发展到先进的剑杆织机,但传统的选茧、煮茧等工艺却一直流传下来,雪白的桑蚕茧在这里跳出了千年的“丝绸之舞”。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兰渝铁路预计将在年内具备全线开通条件。这意味着,这场历时9年多的艰苦修建,终将画上句点。兰渝线之于中国铁路的意义,实在太多。
被国内外隧道专家定性为“国内罕见,世界难题”的兰渝铁路“头号重难点”工程——胡麻岭隧道19日胜利贯通,标志着兰渝铁路全线通车进入最后阶段。
胡麻岭位于甘肃兰州与定西交界处,隧道全长13.6公里,并非全线最长隧道,却成为最后贯通的隧道,出乎很多人意料。这是千里兰渝线上最后一座贯通的隧道。为了这一刻,他们奋战了8年多——其中近6年,是为了攻克173米。
显示 1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