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内蒙古多部门协同打出“组合拳”,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稳定生产经营。
为促进疫情防控物资企业生产,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会同发改、财政、卫健等部门联合出台10项政策措施,对全区防疫医用物资有贡献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前进,带动产业链运转,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定海神针”。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个龙头企业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复产复工保供,携手上下游企业共渡难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多地区、多部门联动,在保障健康安全前提下,稳步恢复外贸,力争一季度中俄、中蒙贸易稳定。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获悉,内蒙古多措并举推动扶贫车间尽快开工复工。
22日,一列58车满载4000吨俄罗斯进口钾肥的中欧班列抵达满洲里口岸。此举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东、西两个支点的中欧班列全面恢复开行。
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改变七苏木中欧班列运营方--内蒙古亚欧国际物流公司的“复工”节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七苏木中欧班列,在开行至今的3年中,已陆续开通乌兰察布—塔什干、乌兰察布—莫斯科等5条国际线路,通行塔什干、莫斯科等8个城市,实现了重去重回、频次稳定。
记者19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获悉,目前内蒙古煤矿有序复工复产,煤炭生产日趋正常,日销煤炭突破200万吨。
疫情防控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虽然暂时关闭,但最近推出线上讲解讲座、实景展览和文物鉴赏等“无接触”活动。
11日下午,满载着600吨沉甸甸生活物资的货运专机、货车,从内蒙古自治区向着1500公里外的湖北省出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7日对外披露,官方将支持内蒙古始发中欧班列提质扩容等“对外”系列新目标。
呼和浩特海关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1095.7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长5.9%,高于同期中国外贸增速2.5个百分点,内蒙古已与“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2020年铁路春运在1月10日拉开序幕,作为内蒙古首条进京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呼高铁迎来全线开通后的首次春运。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安全监察局获悉,近年内蒙古多举措发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2019年内蒙古原煤产量突破10亿吨,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009,创造了有数据记录以来煤矿安全生产历史最好水平。
30日10点35分,随着G2410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呼和浩特东站缓缓驶出,张呼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标志着内蒙古首条进京高铁顺利开通,呼和浩特至北京最快2小时9分钟即可到达。
记者24日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随着新建塔多铁路与唐呼铁路联络线塔黄旗站至塔黄旗东站线路的开通,新建塔多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记者从呼和浩特海关获悉,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12月19日封关运营,这是内蒙古中西部第一家正式封关运营的保税物流中心,实现由边境口岸开放到内陆全域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记者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境内的14个火车站将从12月18日起实行高铁和动车组列车的电子客票业务,届时凡购买G和D字头动车组车票的旅客只需刷居民身份证或手机二维码即可进站乘车。
记者17日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获悉,今年以来,内蒙古不断加强与各金融机构总部的互动交流,不断强化内蒙古与各金融机构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战略合作,金融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已签约落地项目金额达222亿元。
记者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天10时36分,从北京北站始发的G2405次复兴号列车,平稳驶入呼和浩特东站,完成首次全线按图运行试验工作,标志着内蒙古首条进京高铁进入开通运营倒计时。
显示 385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