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紧紧围绕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定位,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对外开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近年来,西北内陆地区持续做大做强口岸经济,正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
进博会上的内蒙古之邀。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进博会期间,内蒙古馆正式亮相。
从内蒙古自治区招商引资调度会上获悉,1-9月,包头市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815.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同比增长15.1%。
11月6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2024内蒙古投资环境推介会同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洲际酒店举行。
从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组织召开的全区招商引资调度会上获悉,1-9月鄂尔多斯市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总量位列内蒙古第二。
2024内蒙古投资环境推介会即将举行!
今年前三季度,内蒙古围绕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占全部到位资金的50.9%,比去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内蒙古招商引资共引进国内到位资金高达3885亿元,同比增长11.3%。近年来,“内蒙古招商”赢得了各地企业家的广泛赞誉,内蒙古在招商引资上究竟有多拼?
从智能通关到边民互市,从中欧班列到跨境旅游,通过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拓展贸易渠道、完善开放平台,内蒙古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推进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
10月28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组织召开内蒙古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总结前三季度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
内蒙古前三季度引进国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1.3%。
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下午2点30分,内蒙古陆路口岸货运量再次突破1亿吨大关,较2023年提前43天实现这一目标,展现出内蒙古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强劲发展势头。
10月21日至25日,“一带一路”青年友好交流活动走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2日,欧亚及阿拉伯19个国家的21名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城市展示中心、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大盛魁博物馆集群及中国烧卖美食街等场馆参观。
10月21日至25日,来自欧亚及阿拉伯19个国家的21名记者,以及人民网多语种中外记者共30余人将走进敕勒川草原、呼和浩特市城市展示中心、老牛湾黄河大峡谷、呼和浩特市经济开发区智慧园区展示中心等多地采风。
蒙古国是与我国陆地边境线最长的邻国。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不断推进,地理相邻、人文相亲的中蒙两国持续加强经贸合作,增进人文交流互鉴,中国向北开放的水平越来越高。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决策部署,立足自治区自身禀赋特点和战略定位,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促进“一带一路”合作交流,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持续织密涉外法律服务网络,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不断强化涉外法律服务联通合作,着力打造新时代涉外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涉外法律服务驶入“快车道”。
作为能源大区,内蒙古兼具能源优势和区位比较优势,近年来推动能源领域开放合作格局不断扩大。
显示 385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