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
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复的背景下,外贸企业普遍对明年、后年的外贸形势持悲观预判,有意愿“转内销”发展的企业数量明显提高。部分企业表示依靠自身力量转型困难,希望政府在线上线下帮助推广扶持,多举措“打通”商超经营困难、互联网抽成高等堵点,畅通内销渠道。
今年以来,在海外订单减少、库存积压、现金流不畅等压力下,外贸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出口产品转内销成为外贸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选择。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地政府顺势而为,在政策、标准和渠道等方面积极突破,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取得积极成效。
日前,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情况,并就热点问题答记者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外贸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进出口回稳向好、好于预期。
辽宁省政府近日出台《辽宁省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若干措施》,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广开渠道支持转内销、提升转内销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出台8条举措,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一键下单,消费者就能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足不出户,企业也可以将产品销往全球各个角落……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异军突起。防疫期间,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以及中间环节少等优势,不仅业务实现逆势增长,而且在帮扶企业稳外贸、促内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9月19日上午,安徽合肥庐阳区“外贸皖品汇 畅享庐州夜——淮河路步行街区出口产品转内销活动”启动仪式在百盛广场举行,来自全省近70家外贸企业和安徽老字号企业在现场同步进行展销。市民可以一站式购买食品、服饰、箱包、家居用品、小家电、婴童用品等11个品类近千种优质外贸产品和安徽老字号
9月17日上午,据安徽合肥庐阳区“外贸皖品汇 畅享庐州夜”——淮河路步行街区出口产品转内销活动新闻发布会消息,9月19日至21日,全省近百家优秀外贸品牌和知名老字号品牌将齐聚淮河路步行街,集中展销千余种优质外贸产品。
受疫情影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不少外贸企业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普遍看好国内市场潜力,开始将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投入国内市场。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的政策陆续出台落地。企业出口转内销状况如何?还需要爬过哪些坎?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和专家。
受疫情影响,中国外贸企业面临国际订单延期甚至取消等困难。此时,减税降费愈发珍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纷纷调整转型,“出口转内销”被看作是破解外贸下滑困境的出路和外贸企业生存的“救命稻草”。分析师近期对广东、浙江等地调研发现,多数外贸企业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政策落地难成为一些地区的困境之一,企业期盼针对性政策实现“精准帮扶”。
一款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出的防疫分食午餐包,成为杭州臻元休闲用品有限公司的“爆款”,这款产品将公司今年前5个月的业绩从可能断崖式下滑扭转为同比增长。
13日,首次转战“线上”的第30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020线上)开幕。今年线上华交会将提供在线展示、供需匹配、在线搜索、在线对接会、在线签约、在线客服等全天候24小时线上外贸平台服务。
受疫情影响,广东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受阻、外贸货品积压严重等困难,“出口转内销”已成为外贸企业化危为机的重要手段。
广东省税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广东省出口企业内销经过3个月低迷之后,在4月份突破了去年水平,5月份内销金额与4月份基本持平。
随着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全球贸易缩减,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政策支持下,不少外贸企业积极“掉头”转向国内市场,开辟内销渠道。专家认为,出口转内销要考虑调整成本,国内的市场标准和国外存在差别,企业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去适应。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让不少“犹豫转”的外贸企业下定了转的决心,也让一些“加速转”的企业吃下了“定心丸”。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当下,全球贸易遭遇罕见重挫,中国外贸也正在经历深度变革。
在青山湖区纺织服装行业商会会长涂军平看来,企业出口转内销并非简单把外贸产品卖到国内市场,而是一场涉及企业设计、生产、销售模式的变革。
显示 2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