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负面效应外溢,造成欧洲面临两难经济抉择,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受到影响,美元作为重要储备货币的吸引力下降。
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17日表示,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有限,应继续上调利率水平至7%左右。
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玛丽·戴利(Mary Daly)16日表示,美联储可能需要再加息至少1个百分点,此后再考虑暂停加息以评估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16日表示,他对美联储在12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持开放态度。
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拉斐尔·博斯蒂克(Rafael Bostic)15日表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美联储积极的货币紧缩政策正在缓解通胀压力。
美国费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帕特里克·哈克(Patrick Harker)15日表示,美联储应在适当的时候暂停加息,以避免货币政策过度紧缩。
墨西哥央行10日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0.75个百分点至10%。这是墨央行自2021年6月以来连续第12次加息。
美国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Mary Daly)10日表示,美联储仍将进一步上调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但“考虑下调加息幅度是合适的”。
美国费城联储主席帕特里克·哈克(Patrick Harker)10日表示,美联储可能距离暂停加息的时刻越来越近。
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罗莉·洛根(Lorie Logan)10日表示,美联储“可能很快适当放缓加息步伐”,以便更好地评估金融和经济状况的变化。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2.25%上调至3%,这是去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连续第八次加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日表示,美联储将继续坚决致力于将通货膨胀率降至2%的目标,将继续预期持续的加息是适当的,但也正“有意地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1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2.85%,同时上调外汇结算余额利率25个基点至2.75%。这是澳央行今年第七次加息。
欧洲中央银行27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75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今年第三次加息。
在欧元区身处通胀高企、能源危机、高负债、弱欧元等复杂局面的背景下,欧洲央行27日又大幅加息。观察人士认为,欧洲央行在遏制通胀与寻求经济增长间进退两难,货币紧缩政策或将加剧欧元区经济衰退风险。欧洲央行大跨步加息还能走多远引发外界关注。
美联储将于11月1日至2日举行货币政策会议,并于2日宣布货币政策决议。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在本次会议上决定加息75个基点或是大概率事件,同时美联储还将就未来加息路径展开讨论。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持续激进加息,不仅未能令美国国内高企的通货膨胀“退烧”,其外溢效应还给全球金融稳定带来巨大冲击,如此“任性”加息折射美国治理能力缺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日警告,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下行风险巨大,甚至可能衰退。这一机构在当天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由2021年的6%显著放缓至3.2%,明年进一步放缓至2.7%。
美联储12日公布的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对持续高企的通货膨胀水平表示担忧,认为应该将利率提高至更加严格的水平,以确保高通胀不会在经济中根深蒂固。
显示 310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