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中欧原材料供应链将会是什么样子?本文概述了三种可能的情景,说明了不同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以及它们可能对中欧供应链产生的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2日表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由6.9万亿元增加到10.7万亿元,年均增长4.5%,占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
翰宇药业日前发布的2021半年报显示,翰宇药业继续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原料药出海步伐。
德国90%以上的原材料都是进口的,其中许多进口来自少数几个生产国。在某些情况下,包括稀土元素、锂和镁等矿物原料的供应风险极高。经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已经认识到采取行动的必要性。
记者日前从工信部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原材料工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率先迈入由大到强的新发展阶段。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由6.9万亿元增加到10.7万亿元,年均增长4.5%。
年初以来,硅料价格涨势凶猛,硅片价格也随之上涨,下游企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有不少中小企业不得不停工停产。《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家光伏行业组件厂后发现,停产的多为小厂商,大厂商基本维持正常运转。
2021年,欧盟原材料贸易总额达到1780亿欧元。其中,进口1068亿欧元,出口713亿欧元,贸易逆差355亿欧元。
到2025年,原材料工业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布局;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原材料工业未来5年总体发展方向和未来15年远景目标。
俄盖达尔研究院调查显示,疫情初期市场需求下降为俄工业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但目前形势出现较大调整,需求下滑的影响已退居二位,原材料价格上涨成为阻碍俄工业发展的首要危机,并将持续对俄工业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据韩联社7月14日报道,韩国政府为确保企业产品竞争力,将提供220亿韩元的援助。产业通商资源部14日发布了包含上述内容的《原材料、零部件、装备可靠性基础利用支援项目》。
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运行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是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保供稳价,而下游企业也在通过套期保值、长期战略合作和产业链分摊等多种手段,积极管控成本、自我减压。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9%、53.5%和52.9%,比上月回落0.1、1.7和1.3个百分点,但均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上,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巴基斯坦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巴基斯坦棉花进口增长790%,合成纤维进口增长67.6%,其他纺织品进口增长30%。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粗钢日产274.91万吨,环比下降5.78%。钢铁生产增速明显回落,钢材价格相对平稳,但由于原材料成本处于高位,导致钢铁企业效益下滑。
显示 1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