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叙利亚冲突结束,中国很可能与俄罗斯和伊朗一道,在叙利亚重建上发挥重要作用。由于俄罗斯和伊朗经济实力有限以及美国和欧洲拒绝支持阿萨德政权,在叙利亚眼中,中国无疑是一个白马王子。对于中国而言,叙利亚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
俄罗斯总统普京7月1日在莫斯科表示,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在叙利亚冲突后重建、叙经济和社会恢复、难民重返家园等方面大有可为,三方“需考虑如何通过相应渠道改善对叙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叙利亚人民”。
在长期的战争之后,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是重建叙利亚遭受严重破坏的基础设施的主要候选国。原因很简单:除中国之外,没有其它国家既支持阿萨德政府,又有能力开展如此大规模的基建项目。
最近在德黑兰举行的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首脑会议突显了伊朗在未来叙利亚重建中发挥积极和核心作用的决心,以促进一系列平民和安全利益。在伊朗看来,叙利亚重建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利益,因为它可能为建立军事战略基础设施奠定基础,这将成为反以色列袭击的跳板。
本文聚焦几个重大的战略政策问题:国际社会为什么应该帮助重建叙利亚?是否应该与叙利亚政府合作?若开展合作,重建承诺能否起到杠杆作用?当地的合作伙伴是谁?优先顺序是什么?本文的目的是阐述一套稳定和重建计划,通过维护叙利亚人民的安全与尊严,来加强叙利亚的政治合法性。
随着叙利亚冲突升级,重建该国的计划也早已开始。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需要1000-2000亿美元才能使叙利亚恢复到战前GDP水平。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弱化,以及其在国际上重建自身的意愿,为其它国家在该地区实现政治目标提供了机会。
显示 6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