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挝:在合作抗疫的同时增进经济合作。
自新冠疫情在欧洲暴发以来,欧洲各国中医师纷纷行动起来。从疫情预防到轻症治疗,从愈后康复到心理健康,他们为在欧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共同抗疫提供帮助,在应对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过程中,谱写了中欧人民合作抗疫的新篇章。
2020年9月19日,在受援国疫情尚未出现明显转机、仍存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46名中国医疗队员逆行出征,飞抵博茨瓦纳,开始执行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任务。自去年3月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博茨瓦纳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1.5万例,死亡45例;过去两个多月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近百例。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6日到访香港4所新冠病毒社区检测中心。她表示,市民合作对遏止新一波疫情至为关键,强烈呼吁属于必须或应该进行病毒检测的市民尽快接受检测。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企盼。自1945年成立以来,联合国始终肩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使命,为全人类谋福祉。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为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巴西协同抗疫,加强双边合作,中国向巴西友好省州捐助了大量抗疫物资,并举行视频研讨会、共享疫苗成果。此举表达了中巴领导人对合作抗疫的高度重视,展现了两国人民“虽远隔重洋万里,但同舟共济携手抗疫”的深厚友谊。
中非两国人民在合作抗疫中开辟了合作的新方向与新路径,双方加大了在抗击疫情与发展经济各领域的整体协调与互动力度,双方的国家治理合作有了新的方向与平台。
世界卫生组织29日确认,全球新冠确诊病例已突破1000万例。专家认为,这表明目前全球抗疫形势整体仍较严峻,在相关疫苗问世前,预计疫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面对巨大挑战,人类社会唯有团结合作,方能共克时艰。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了影响全球的“黑天鹅”事件,各国经济因此接连停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背后,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少专家学者都纷纷表示,这次疫情为数字经济踩下了“油门”。当前,中国正大力推进数字“一带一路”的建设,为疫后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中国驻约旦大使馆31日向约旦捐赠一批防疫物资,包括医用防护服、口罩、检测试剂等。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全球鲜有国家能置身事外。如何应对这来势汹汹的疫情,只有团结合作这一条人间正道。除此之外,别无善法。
“如果检测滞后,就意味着更多人可能感染病毒。”29岁的加纳mPharma公司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克雷格·罗克松近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告诉新华社记者。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秘书长托马斯·格雷明格27日复函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王群,对中方有关各国应有效加强合作、协调应对措施、携手遏制新冠疫情扩散的主张表示赞同,强调新冠疫情带来的多重挑战跨越国界,需要各国政府在全球层面团结一致、通力合作。
据路透社报道,近日,欧盟及其成员国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会议同意设立“恢复基金”促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经济复苏,但未就该基金的资金规模、来源和分配方式等细则达成一致。
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4日,非洲大陆新冠确诊病例增至27852例,病例数呈持续增加趋势。西非地区多国近期病例增长较快,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23日召开视频会议,商讨合作抗疫事宜。
澳大利亚前总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陆克文表示,疫情来袭,中美关系几乎在每个层面迅速恶化,面对疫情危机,他期望双方能够实现“彼此敌意”的“技术暂停”。他指出,中美两国现在应该聚焦于具体的合作,尤其是在疫苗研发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疫情方面积极展开合作。
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崔启明日前接受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和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近期中白两国围绕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开展密切合作,中方愿继续与白方加强合作共克时艰。
东盟成员国14日以视频方式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峰会,一致同意加强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互帮互助。
中国援老抗疫医疗专家组7日分别赶赴老挝南、北中心城市巴色和琅勃拉邦,继续与老方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日本《读卖新闻》25日报道称,中国积极支援他国抗疫,有助于提升其国际形象。
显示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