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28日公布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当天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2022年,230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全国的12%。
“投资中国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专场推介暨第十届“开发区对话500强”活动27日在南京举行。记者了解到,国家级经开区集聚了超过400万家企业,其中包括3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在国家级经开区设立总部、研发中心超过300家。
商务部近日公布2022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参加考评的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合肥经开区位列全国第6、前进4位,排名再创历史新高。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近日,商务部完成了2021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
3月25日,明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5个项目集中开工,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领域,总投资达63亿元,上半年预计开工率达到88%。
商务部27日发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新考评结果,苏州、广州、天津、北京等地经开区在综合发展水平方面位居前列。
6月1日,记者从商务部网站获悉,近日商务部接连发布两份文件,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据了解,接下来,商务部将联合国家开发银行,从稳定资金链,打通产业链,纾解外贸外资企业因疫情影响造成的流动性困难。
记者26日从商务部了解到,商务部近日印发通知,提出精简优化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外贸外资考核评价指标权重,发挥国家级经开区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商务部从2016年开始组织开展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2019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17日说,我国国家级经开区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财税收入约占全国总量的10%。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29日表示,国家级经开区在吸引外资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未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通过七方面工作,更好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吸收外资的主力军作用。
这是又一个“春天的故事”。几天来,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雄安新区”刷屏了。可以确定,它不仅仅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2017年的年度热词榜上肯定也不会少了它。人们对雄安新区的关注,不仅因为它是横空出世的具有历史性的大擘画、大手笔、大事件,更因为它从定位上是一个堪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提并论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显示 13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