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前行的,是持续活跃的经济信息国际传播活动。2024年,中国经济信息社协助各类传播主体开展了387次经济信息全球传播,通过英、法、德、日、韩、泰等十多种语言,面向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全球主要地区落地,实现平均每条信息被625家次海外媒体渠道刊载的传播效果。
12月10日,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的第三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上,2024年度中国国际传播热词发布,“二十届三中全会”“75周年”“新质生产力”“中国游”“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黑神话:悟空”“中国航天”“世界遗产”“巴黎奥运会”入选。热词中的云南元素受到关注。
专家建议,可通过增强与海外各领域协会联系、增强在国际展会上的曝光度、在海外培养传播官等方式,解决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传播手段单一、差异化不足、互动性弱等问题,还可促进国际传播先行城市将国际传播创新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
8月5日,“心联通 云南行”海外传播官孵化营在昆明开营。本次活动由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实施,将持续至8月10日。
4月27日,由中国驻缅甸使馆主办、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承办的2024年中缅新媒体研修班赴云南昆明参访交流。
5月12日,作为2024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之一,中国品牌全球行与ESG可持续发展会议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活动期间,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美通社发布研究成果《2024中国品牌全球传播调研报告》,旨在全面解析中国品牌全球传播的现状、亮点和趋势,为中国品牌讲好品牌故事、做好国际传播提供参考建议。
4月12日,由中共菏泽市委宣传部、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办,以“黄河润国色 美美共天香”为主题的2024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在菏泽会盟台成功举办。
1月26日,第三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在北京举行,成都获评为“中国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先锋城市”,青白江区入选中国国际传播突出表现(区)县域城市。
近日,就“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颁奖一事,海外信息发布平台“新华丝路”英文网发布题为《Young Chinese, UK scientists win SDG Award during WYSS 2023》的文章,迅速引起海外媒体广泛关注。
近十年来,中国国力迅速增强,公众了解中国的直接渠道不断增加,马来西亚公众对中国好感度有所提升,但他们建议中方少用“官腔”,创造更多直接“对话”的机会,提升各层级接受外媒采访的工作能力,善用智库等第三方进行观点传播,用展现中国在复杂情况下不断发展的真实故事赢得更多海外媒体及公众。
巴西华人文化交流协会30日在里约热内卢举办专题论坛活动,探讨海外华侨华人如何利用扎根当地发展带来的桥梁和纽带优势,推动中国和巴西之间加强人文交流,助力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以“创新城市叙事 提升国传效能”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17日在海口举行。
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评审委员会会议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和确认了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的复评结果。
11月26日,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多学科视域下的国际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举行。
来自摩洛哥的宝云在宁夏工作生活4年有余,主要从事图书和影视翻译工作,是宁夏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外籍专家。
崛起中国的国际叙事方式有待改进,国际传播能力也有待加强。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以国际社会听得懂、可接受的方式,塑造强大谦和友好、可信可敬又可爱的国际形象,并入耳入脑入心影响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广大的普通民众。
六年来,新华丝路守初心,担使命,焕新前行,始终致力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搭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信息桥”,坚持用信息连接世界,以信息交流促进国际经贸合作。
成立于2015年7月16日的新华丝路,运行六年来已建成中、英、意、泰、波兰、希腊、匈牙利、捷克八个语言版本。让世界听到“一带一路”的声音,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中国经济信息社是新华社的直属机构,旗下专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华丝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多年来致力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帮助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业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品牌。
显示 2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