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多位官员在5日开幕的202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上表示,发展问题面临挑战,国际社会应共同行动努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俄罗斯24日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乌断绝与俄外交关系。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乌克兰局势,呼吁有关各方通过对话谈判化解分歧,解决争端。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6日在安理会叙利亚政治进程问题公开会上说,制宪和选举本身不足以解决叙利亚问题,要想使叙问题真正在政治轨道上取得进展,国际社会需综合应对危害叙主权、安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叙政治进程创造良好条件。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病毒仍在肆虐,弥合“免疫鸿沟”、促进疫苗公平分配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考验。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8亿剂疫苗,为提高新冠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持续做出贡献。
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24日通过录制的视频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言,呼吁国际社会向黎提供援助,帮助黎重振不断恶化的经济。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5日呼吁国际社会继续支持伊拉克推进国内政治进程,同时敦促国际社会为伊提供更多抗疫援助。
阿富汗塔利班15日晚进入并控制首都喀布尔。塔利班方面宣布,他们正与阿政府商讨“和平移交权力”,“阿富汗战争已经结束”。对此,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些国家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相继表态。
为了尽量减少地震的影响,可采取一些应急活动,包括灾前防范、减灾和灾后应对与恢复重建。在这方面,由外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等超国家组织组成的国际社会的作用至关重要。
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国际研究学部、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理事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承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2022年度国际问题研讨会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2)》发布会举行。
年末将至,国际社会都在展望2022年经济形势。其中,中国尤为引人关注。12月22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继2021年上半年强劲反弹之后,中国经济全年实际增长率将达到8%,2022年增长将达5.1%。
去年以来,全球经济遭遇疫情冲击,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2020年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近期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2016年8月,福建、江西、贵州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9年5月,海南正式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自启动建设以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一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领域先行先试、大胆创新,通过改革试验和实践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
在7月30日下午的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近日联合国秘书处将“一带一路”有关倡议作为第75届联合国大会文件散发。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中国正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疫苗接种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推动抗疫国际合作,中国始终坚定秉持疫苗全球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
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哈桑·迪亚卜6日呼吁国际社会帮助黎巴嫩避免一场迫在眉睫的灾难,并警告说若黎巴嫩崩溃将对地区稳定产生影响。
近期,印度新冠疫情急剧恶化。印度卫生部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已连续6天单日新增病例超30万例,累计确诊超1763万例;新增死亡2771例,累计死亡197894例。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认为这一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释放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
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迪亚卜30日呼吁国际社会帮助滞留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重返家园。
海外人士认为,过去一年,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政府工作报告展现的中国发展新蓝图,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新希望。
显示 8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