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农业事务的欧盟委员会委员雅努什·沃伊切霍夫斯基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一个巨大且具有潜力的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大国,农业发展十分具有活力。与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对欧盟来说至关重要。
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印发通知,确定2021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新批准筹建的50个示范区包括西湖龙井、五常大米等46个单一产品示范区,以及陕西富平、四川汉源等4个综合示范区,分布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欧加强地理标志合作,截至目前双方累计实现244个产品的互认互保,有效扩大了我国地理标志的国际影响力。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73个,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6209件。
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一批清单产品保护生效。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地理标志高水平保护、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发展,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推动中欧双方地理标志产品进出口。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总体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1月底,我国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394个,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116件,核准专用标志使用市场主体10015家。
2020年2月26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管理的《原产地名称和地理标志里斯本协定日内瓦文本》(以下简称为“《日内瓦文本》”)正式生效。该国际注册制度可为能够识别出产品(例如咖啡、茶、水果、葡萄酒、陶器、玻璃和布等)地理来源的名称提供保护。
近期,日本农业部表示已从其地理标志保护系统中撤销了“西尾抹茶”。
欧盟委员会网站2月6日消息。欧委会核准“挪威伏特加、挪威阿夸維特”两个来自挪威的新地理标志
11月11日,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地理标志与区域发展(六合)论坛举行,这是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首次设立“地理标志”分会场。与会专家表示,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叫响地理标志需做好保护与推广“两篇文章”。
11月6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与欧盟农业委员菲尔・霍根共同签署了《关于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宣布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谈判结束。据悉,该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对加强中欧经贸关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欧盟委员会11月6日发表新闻公报介绍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称这一“里程碑式”协定将助益双边贸易,并且这一欧中合作范例彰显开放和对国际规则的遵守是贸易关系的基础。
11月6日,中国和欧盟共同签署关于结束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当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介绍了此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的结束有助于深化双方互利合作,进一步巩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经贸基础,并进一步增强中欧双边政治互信。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有序推进,知识产权之于农业的推动作用已不止来源于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所提升的农产品附加值,地理标志产品所带动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无不为乡村振兴提供着新的思路。在今年的农高会上,这些知识产权助推农业发展的模式得到淋漓体现,让参会者看到了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
2019年7月10日,据欧盟官方公报消息,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9/1173号条例,批准一种蔬菜(“Ayrshire New Potatoes”/“Ayrshire Earlies”)名称为原产地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日,法国香槟酒行业委员会与北京君策知识产权发展中心在京联合举办了中法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案例研讨会,旨在加强中法两国地理标志保护和执法系统经验与实践的交流,推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融合与发展。
近期,欧盟委员会批准注册旨在保护爱尔兰威士忌生产工艺的地理标志。
显示 23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