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半年全国吸收外资仍实现较快增长。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7233.1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4%。
中国商务部2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7233.1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下同)17.4%,折合1123.5亿美元,增长21.8%。
印度尼西亚投资部长巴利勒日前表示,2022年第二季度,印尼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资金(FDI)达163.2万亿印尼盾(约为108.9亿美元),同比增长39.7%,是最近十年来的最高增幅。
据韩联社7月21日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21日发布统计称,今年上半年,韩经济自由区共吸收外资(申报标准)5.6亿美元,同比增长164%,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后3年来的最大规模。
为推动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优化境外机构投资环境,7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包含六项创新便利举措的“政策大礼包”。
受美元指数连日走高的影响,欧元、日元、英镑、澳元等非美货币不断贬至年内低位。相比之下,人民币汇率则坚挺得多,对比其他非美货币表现得更为稳定。这背后反映出,我国外汇市场总体形势平稳,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表现出了较强韧性。
记者14日获悉,为进一步解决外贸外资企业在人员出入境、要素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十条措施》(下称《措施》),保障“走出去”和“引进来”畅通。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12日在浙江杭州举行。记者获悉,今年前5月,浙江自贸试验区以1/400的全省国土面积贡献了6.2%的新增注册企业、17.7%的实际利用外资。
记者近日从商务部获悉:今年1至5月,我国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实到外资476.8亿美元,同比增长40.3%,占我国同期实际使用外资的54.3%。
据越南计划以投资部外商投资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20日,对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超过140.3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同期的91.1% 。
记者22日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今年1月至5月,青海省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96%,增速居全国前列。
日前,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研究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了解,此次修订立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增加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
分析认为,外资看好中国市场背后是中国完整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引力和配套能力等方面的长期综合优势,也离不开疫情之下各方积极主动回应外资诉求带来的信心。接下来,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系列稳外资举措落地显效,以及更大力度市场开放政策的推出,中国市场引力还将进一步增强。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中国)9日宣布,与两家中资企业分别完成了数笔人民币亚式期权及组合产品业务。渣打中国由此成为中国内地首家落地人民币亚式期权外汇管理方案的外资银行。
广州市稳外资再出实招,5月27日,首批“广州外商投资服务工作站”正式揭牌,首个数字人民币赋能外资合作协议也正式签署。
5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发布联合公告,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依法合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新增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185个,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1至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这是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的两位数增长。
在新冠疫情反复、全球跨国投资波动的背景下,我国吸引外资逆势快速增长。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20.5%,成绩的背后是多方发力,稳信心、强服务、优环境,帮助外资企业应对压力和挑战。多数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前景,为中国投下信任票。
江苏省昆山市21日对外公布,2022年前四月,昆山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完成实际使用外资10.6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创历史同期新高。
显示 423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