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产业链、创新链,“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越来越多外资企业的共识。他们用真金白银对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
4月21日,在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十周年之际,由福建省商务厅主办的“投资福建”自贸试验区专场招商活动在厦门举办。在场参加活动的多家外资企业表示,看好开放机遇,将持续投资福建自贸试验区。
观察人士认为,外资企业看好“投资中国”机遇,折射出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优质的市场环境,让外企愿意将自身业务发展与中国的技术优势、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紧密结合。
记者2月28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已向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
2月20日至22日,成都市政府主办跨国企业“成都园区行”考察活动,100多名跨国企业的企业家代表在成都开展了一场投资考察、产业合作之旅,沉浸式了解成都的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寻找合作新机遇。
过去一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面对经济全球化逆风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影响,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外资、服务外资。多家外资机构扩大业务、增加资本,以实际行动彰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为加大吸引外资、稳定外资力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近日,省商务厅组织召开外资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明年形势的研判和生产经营计划,听取外资企业相关建议。
中国贸促会10月31日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近五成受访外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吸引力“上升”,环比上升2.04个百分点。
多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进一步助力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当前,中国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
北京持续推进外资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目前将外国投资者资格认证、跨境流转的时间从2至3个月不等缩短至最快1天办结。
中国贸促会7月26日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受访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满意度总体较高,在调研的10个指标中,超九成受访外资企业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获取经营场所”“办理结业手续”“市场准入”“跨境贸易”“纳税”“解决商业纠纷”等7项指标评价“满意”以上。
国外来华知识产权申请量、授权量、保有量逐年快速提升。2023年,国外申请人在我国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90万件,同比增长近5%,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210万件,同比增长3.4%,充分显示外资企业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充满信心。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5月15日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欢迎外资企业发挥技术先进、产品质优的优势积极参与政府采购。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表示,中国市场吸引外资的综合优势依然突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热情高涨,外贸活动动力强劲。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28日说,今年一季度,中国贸促会对超600家外资企业进行了营商环境调研,总体来看,受访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满意度评价较高,所有指标“满意”及以上评价占比均较去年四季度有所提升。
对外资企业而言,中国不仅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更有创新的无限生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4年迎来光明开端”“信心正在持续恢复”……近段时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不少海外媒体、投资机构和外资企业捕捉到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的积极信号,纷纷作出评价。
由中国贸促会、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外资企业“海南行”活动于3月18日至21日在琼举办。
商务部7月5日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听取医药行业外资企业在华经营情况、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
由北京人社部门批准成立的两家外商投资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德勤商务技能培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中德莱茵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近日先后落地北京,成为首批在京开展职业培训的外资企业,这也是北京“两区”建设教育服务领域扩大开放的重要进展。
显示 10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