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中国石油人扎根沼泽之滨,以中国技术助力伊拉克油田高效开发,为推动当地能源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伊拉克前总理马利基表示,哈法亚油田的成功开发堪称伊中能源合作典范。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行长金立群27日表示,多边合作对于全球发展至关重要,亚投行将通过实际行动及行动成果推动多边主义发展。
在扩大“一带一路”倡议影响范围的过程中,很难获得一些主要国际参与者的支持。不过,中国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建立信任,并有望锁定进一步的多边合作。
在南亚,河流仍是数百万人的生计之源,也是经济增长、粮食和能源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几十年来,南亚河流承受着来自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快速增长和污染等各种因素的巨大压力。气候变化更是加剧南亚的水问题。作者指出,南亚各国可以在各个层面采取措施来改善这种情况。
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埃费姆·乌比表示,多边合作是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的有效方法,开放包容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为全球治理贡献多边主义力量,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执行主任丽贝卡·玛丽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目前亚太地区经济复苏还很脆弱且很不平衡,期待本次峰会加强多边合作和政策协调,以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由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1日开幕。本届论坛以线上形式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云聚论坛,探讨疫情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多边合作带来的机遇。
战略竞争时代,多边合作能否持续?欧盟和芬兰应如何参与其中,使其更加强大?
本文着眼于东盟在灾害管理方面的多边合作模式,并讨论在不断变化的地区安全动态中,东盟模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切实以自由贸易推动地区一体化,成为推动全球多边主义的关键力量。国际多边议程的“聚光灯”多次投向亚太地区,“亚洲强音”提振了全球多边合作愿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年来,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搭建起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促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近期,许多外国媒体、智库或刊文或发表报告,肯定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大量事实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增进了参与国民生福祉,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不断创造新机遇。
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各界专家学者聚焦当下热点话题,共同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动全球化和参与全球治理建言献策。
日前,中拉传统医学交流论坛以视频形式成功举办。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孙达、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出席论坛并致辞。
椰风暖人,春花绽放,南海之滨的东屿岛喜迎八方宾客。4月18日至21日,主题为“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 合奏‘一带一路’强音”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将在海南博鳌举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8日发表公报,警告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且复苏进程很不均衡,呼吁加强多边合作实现包容和稳健的经济复苏。
白俄罗斯驻华大使尤里·先科表示,白中两国各领域合作有很大发展潜力,白方愿与中国共同实施“一带一路”双边及多边合作项目。
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线上特别会议19日召开。与会欧美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欢迎跨大西洋关系得到改善,呼吁加强多边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1月16日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五周年纪念日。作为亚洲第一个专注于基础设施发展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开业五年来,亚投行已成为仅次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朋友圈不断扩容,亚投行正沿着一条新型合作模式稳步前进。
法国前总理、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让-皮埃尔·拉法兰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后疫情时代多边合作的重要部分,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和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白通社从白俄罗斯外交部从新闻服务处获悉。白俄罗斯和土耳其讨论了双边和多边形式的合作。
显示 5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