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过多种渠道在太平洋地区建立关系,其中援助和发展援助发挥关键作用。
世界银行4日在最新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形势报告中预计,今年该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增长5%,较去年10月预测下调0.4个百分点。
本简报解释了太平洋岛国粮食系统面临的复杂问题,并探讨了在地方层面和与欧洲合作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
太平洋地区在面对人为和自然灾害时的脆弱性显而易见。有必要加快变革性的能源政策行动。
本文分析了2018年亚洲开发银行在太平洋地区的14个发展中成员的社会保障数据。
西方政府不应将气候与发展合作工具化为地缘政治目标。试图阻止中国支持该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将对地区安全产生反作用。除非各国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来解决太平洋岛国紧迫的发展需求和气候安全问题,否则中国仍将是首选合作伙伴。
澳大利亚需要在排放、移民目标和重新安置方面采取行动。巩固澳大利亚作为亚太国家身份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在太平洋地区,面对全球变暖给太平洋岛国带来的严重威胁,堪培拉政府没有认真对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内和国际责任,这对澳大利亚地位造成了巨大损害。
澳大利亚对职业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大大超过本国供应能力,特别是从事不需要大学教育、但难以自动化或离岸工作的基础工人。历史增长模式和技术变革意味着,到2050年澳大利亚职业技能工人的供求缺口将达到200万。澳大利亚可以通过扩大职业技能劳动力流动,尤其是通过关注来自太平洋岛屿的劳动力供应,实现未来产出最大化。
太平洋上许多岛屿都有大量缺乏技能、就业不足的青年人口。提高这一人群的技能,以填补国内外技能缺口,有可能为这些人及移民来源国和目的地国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收益。
研究显示,中国对太平洋地区的援助正在减少——援助从2018年的2.46亿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1.69亿美元,降幅达31%——这是自2012年以来对该地区的最低援助水平。尽管中国的援助有所减少,但它仍然是太平洋地区的四大捐助国之一。
本文考察了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东帝汶、汤加和瓦努阿图这6个亚洲开发银行太平洋发展中成员国(DMC)的贸易量,研究了这些国家的贸易模式,并提出了区域贸易方法方面的建议,供这些国家应对共同的发展制约因素(如气候变化、外部冲击等),推进贸易便利化举措和改进进出口流程。
世界银行30日发布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形势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至2.1%,较2019年5.8%的增速大幅下滑。
在英国加入欧盟43年后以及为期3年的辩论和谈判后,英国最终成功脱离了欧盟。然而,世界有关英国脱欧后果的讨论往往忽视了太平洋地区。在英国脱欧后的“全球英国”愿景中,预计英国对太平洋地区的直接作用将有所增强。
太平洋地区是澳中竞争的竞技场。人们普遍认为,澳大利亚推出“走近太平洋”战略是为了对抗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因此,澳中两国在太平洋岛国合作的想法似乎难以实现,但并非没有可能。正是因为困难,两国间的太平洋合作才有价值。
菲律宾似乎为美国基地提供了理想位置,但鉴于菲总统杜特尔特渴望与中国而非美国合作,目前在政治上不可行。话虽如此,美国应着眼于2022年之后在菲律宾设立军事基地的可能性,因为届时菲律宾应该会举行新总统就职典礼。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引发了外界对有关欠发达国家债务问题风险的关注。迄今为止的证据表明,中国没有在太平洋地区蓄意开展所谓的“债务陷阱”外交。
随着对太平洋地区关注的与日俱增,人们必须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参与会如何影响和支持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中国等其他外国伙伴的外交政策目标问题纳入考量。尽管澳大利亚仍然是太平洋地区的主要捐助国,但与日本的更广泛合作将使两国能够在太平洋发展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加强其外交措施效果。
中国正在改变澳大利亚政治精英对援助的看法。中国对太平洋地区的援助并不新鲜,但近年来,“中国作为援助国” 的存在已不可避免。作为回应,澳大利亚政府正加大对太平洋地区援助项目的关注。澳大利亚政府还建立了贷款机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但是普通澳大利亚人对援助的看法如何?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8日结束对澳大利亚的访问,其间与澳方签署了新的伙伴关系合作协议。澳国防部长雷诺兹说,新协议将更加关注太平洋地区。
由于担心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扩张和所谓的“债务陷阱外交”,澳大利亚似乎陷入困境。然而,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活动与它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行为没有太大区别。有证据表明太平洋岛国知道它们在做些什么,而中国在此地的活动更多地是受经济驱动而不是地缘战略利益。
显示 3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