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日前,宁夏正式启动了全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获悉,近年来宁夏通过创新政策跟踪审计管理模式、优化政策跟踪审计组织方式、不断加强审计机关之间的沟通衔接等措施,扎实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以充分发挥审计政策落实“督查员”和经济运行“安全员”的作用。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宁夏首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顺利通过国家卫健委专家组验收,填补了宁夏无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空白,提升了宁夏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与水平。
记者从宁夏科技厅获悉,近期,宁夏科技厅组织专家分别在银川市、固原市、中卫市召开了7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项目对接会,对2020年度征集的239家科技企业融资需求项目进行了审定。经专家评审,确定了146家企业作为2020年第一批融资需求入库企业,纳入宁夏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库,意向融资额度达12亿元。
宁夏人民盼望已久的高铁梦终成现实!29日,随着C8201次列车从银川火车站驶出,银川至中卫段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宁夏由此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作为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高铁“盲区”,宁夏首条高铁的开通,标志着我国高铁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记者18日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社厅获悉,为助力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宁夏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100个行业类或企事业“人才小高地”,目前已遴选建立35个,累计资助1750万元。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了解到,宁夏今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目前全区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网上办”,其中80%的事项可以“不见面”审批办理。
记者从7日举行的宁夏和内蒙古沿黄流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推进会上获悉,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将充分利用两区沿黄地理位置优势,共同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品牌,推动两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协同发展。
记者从12月3日召开的宁夏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解读培训班获悉,宁夏通过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目前全区各市县总体实现3个工作日内可完成企业开办事宜,银川市不超过1个工作日。
记者12月3日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社厅获悉,宁夏通过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支持返乡创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力推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今年1-10月,宁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3万人,同比增长1.85%,实现工资收入98.66亿元,同比增长16.43%。
乘着东西部科技合作的东风,占地10万平方米、以“互联网+”为核心产业的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正在崛起。“到今年底仅‘互联网+医疗’相关企业就有50家,银川中关村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银川中关村信息谷科技公司总经理助理蒋炎松说。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医养结合推进会上获悉,宁夏将通过实施城乡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鼓励医疗机构加强老年病科建设等措施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应对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记者从宁夏科技厅获悉,自2017年建立“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长效机制以来,宁夏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初步形成了区内外企业、高校及院所广泛参与、协同创新的局面。合作省市、院校逐年增多,产生了一批科技合作成果,有效提升了宁夏的科技创新能力。
宁夏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自2009年第一座光伏电站并网投运以来,宁夏光伏呈现爆发式增长。日前,宁夏电网年度光伏累计发电量首破100亿千瓦时,全网光伏装机容量占统调总装机容量的18.3%,年均增长率达83%。
今年以来,宁夏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将露天矿山采矿区扬尘污染专项整治与矿山实地核查测量工作有机结合,从源头上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保障矿产资源安全。目前已基本实现矿山实地核查测量全区覆盖。
“美丽中国·神奇宁夏”文化旅游推介会29日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
“美丽中国·神奇宁夏”文化旅游推介会29日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此次推介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主题是“神奇宁夏全域美,文化旅游共前进”。
为推进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一网、一门、一次”办理目标,宁夏建成全区统一的矿业权网上审批系统,矿业权审批方式由原先的区、市、县三级“串联审批”优化为“并联审批”,审批时限至少缩短35个工作日。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宁夏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全区2019届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向好。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宁夏最新出台《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将创新技能导向激励机制,通过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技术工人经济待遇,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渠道等,营造劳动光荣、尊崇技术的时代风尚。
显示 332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