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在广州成立,将为粤港澳法律界人士搭建起共商共建的桥梁纽带,共同推进粤港澳法律领域融合发展。
第六届台湾青年岭南行活动9日在广州启动。本届活动以“走到一起来 梦想更精彩”为主题,设计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探寻、禅宗文化研习交流和台湾潮汕宗亲岭南行返乡交流考察等3条精品线路,旨在通过修学联谊、参访交流等,加深两岸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增进友谊和同胞亲情。
走进海珠唯品同创汇产业园,色彩明快的建筑群跳入眼帘,藤蔓蜿蜒的墙壁成为年轻人的网红打卡点。如果没有展览墙上今昔图片的对比,很难想象,这里曾因安全事故频发成为当地的重点整治对象。
记者10日从广州市科技创新大会上获悉,广州市计划打造高层次双向开放创新的新格局,到2021年末,与港澳共建10个以上的协同创新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29日在广州高新区揭牌,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与高端装备、光电子技术与系统、新能源、生物医学成像、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6个领域。
“2019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组委会8月21日在穗举行发布会称,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区是本届论坛的重要主题之一。
香港科技大学20日宣布,该校于8月1日获广州方面批出3800万元人民币经费,支持港科大建立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香港分部。另一项芯片研究项目则已于7月底获广东省批出的316万元经费。
广州市商务局6日发布《广州夜间消费地图》,北京路步行街、天河路商圈、珠江琶醍等15个消费集聚区被列为“夜广州”消费地标。商务部门表示,通过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广州将进一步丰富和满足群众夜间消费需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不夜城”。
广州市政府发布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稳投资”结硕果,固定资产投资3033.63亿元,同比增长24.8%,增速创6年新高,规模和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一。
广州市政府发布信息称,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686家;合同外资128.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实际使用外资41.37亿美元,同比增长8.2%,利用外资增幅高于全国,先进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记者12日从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在2019年广州重点建设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达2798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记者9日从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广州正在全力推进5G发展,预计今年底将建成1.46万座5G基站。
倡导绿色建筑,提高人居品质,广东正在着力探索新时代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路径。6月30日,为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广东)峰会在广州举办。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24日晚在广州开幕,整合粤港澳三地文化资源,共建人文湾区。本届艺术节主题为“湾区花正开”,共有100多项活动,包括开幕式晚会、艺术精品巡演、港澳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等11个专项活动板块。同时,香港、澳门及珠三角其他城市分会场也将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
2019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23日在广州闭幕,来自国内外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带来的1200多个成果项目参展。组委会统计,其中共有99个项目在创交会上达成合作意向,金额约为1.7亿元。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南航集团)广州-乌鲁木齐-维也纳航线首航仪式18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机场举行,新航线的开通将架起新疆直达奥地利最快捷的空中走廊。
广州市30日发布以“五计划一平台”为主体的行动计划,为港澳青年在穗学习、实习、交流、就业、创业、生活等提供全面支持。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首个支持港澳青年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将自6月1日起施行。在广州发展的台湾青年纳入该政策覆盖范围,享受同等待遇。
根据9日发布的《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广州将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加快发展,打造成为支柱产业。预计到2021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力争2023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人民币。
记者从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获悉,其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塱村大桥西园巷的3D打印配电房正式建成投产,这是广东首个3D打印配电房。这一建筑技术将先进的3D打印技术应用于现场建筑,高速高效低成本低污染,有助于破解城市电力工程施工难问题。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广州、深圳两市消委会分别与澳门特区政府消委会签订维权协议。今后,消费者在广州、深圳或澳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产生消费纠纷,可向任何一方消委会投诉,可通过跨境视频渠道进行调解。
显示 289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