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地农产品集散中心之一,东盟农贸城曾长期为南宁市区供输农产品。但在过去的2年里,这里多了一项功能:小米蕉的重要集散地。在拼多多的带动下,这一寂寂无名的小水果成就了一番大产业,一条覆盖当地多个乡镇、数万人的产业链也迅速铺开。
记者6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五一”期间,广西共接待游客2229.09万人次,同比增长198.2%,比2019年同期同口径增长18.2%;实现旅游消费182.91亿元,同比增长261.6%,比2019年同期同口径增长29.2%。
今年前3月,广西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桂惠贷”752.42亿元,顺利完成一季度投放目标,贷款惠及26085户市场主体,涵盖了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各类市场主体;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6%,直接降低相关市场主体融资成本15.07亿元。
日前,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壮族三月三”假日期间(4月14日至17日),广西共接待游客1577.58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3.1%,实现旅游消费收入125.36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4.6%(按可比口径)。
4月20日,桂林旅游学院-文莱汉语旅游人才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桂林、文莱斯里巴加湾同时举行。
4月14日,广西桂平市“壮族三月三 游福地桂平”文艺演出在西山风景区举行,节目丰富多彩。
原产地证书是根据相关的原产地规则签发的证明商品原产地的证明文件,是享受关税减免和其它优惠待遇的重要凭证。优惠原产地证书作为出口产品在协定国享受优惠关税待遇的必要书面凭证,已成为国际贸易中开启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3月30日14时25分,搭乘8个冷链集装箱的20038次列车从广西防城港站缓缓驶出,预计3天内将到达重庆江津小南桠站。这是广西今年开出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首列海产品冷链物流专列。
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欧洲铁路交通联盟合作共建的中欧高铁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9日在广西柳州市揭牌。
今年1至2月,广西北部湾港(本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4006.09万吨,同比增长12.3%;其中集装箱完成81.95万标箱,同比增长41.69%。
“广西有临近东盟市场的地缘优势,人力、土地成本较低,适合香港人到此投资、创业。”中国香港(地区)商会广西会长潘家穰,3月25日晚在广西柳州市考察投资推介交流会上表示。当天,潘家穰带领来自中国香港(地区)商会的二十多名企业家代表走访广西柳州市、桂林市等地考察、投资。
3月17日,记者从北部湾港集团了解到,根据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数据统计的2020年全球前20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榜单日前出炉,北部湾港一举迈入前20行列,位列第19名,成为榜单上唯一的新面孔。
南宁海关16日介绍,2021年前2个月,广西外贸进出口858.8亿元人民币,增长68.8%,增幅较全国高36.6个百分点。东盟继续占据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位置,前2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445.7亿元,增长98.2%。
3月13日15时,搭载着49个40英尺集装箱的21028次重型机械中欧班列,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出发,开往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这是广西发出的首趟重型机械中欧班列,开辟了“南宁—西安(新筑)—努尔苏丹”的新线路。
全国两会期间,两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广西主动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抢抓机遇,加快构建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推进中国-东盟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广西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范世祥10日表示,广西将全力推动建成面向东盟的保险集聚区、跨境保险创新示范区、保险创新产业园区。
广西5G产业联盟8日在南宁成立,该联盟旨在助力构建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
“十三五”期间,桂林市大力发展罗汉果加工产业,将罗汉果打造成桂林特色农产品优质区域公共品牌,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桂林罗汉果全产业链总产值已超100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罗汉果生产、加工、集散和出口基地。
广西交通运输厅2日披露,“十三五”以来,广西干线铁路“五纵五横”主骨架初步形成,跨境公路加速建设,连接东盟国家的陆路新通道不断完善,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近年来,广西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向纵深发展,将城镇困难群众纳入基本生活、基本医疗、教育救助、基本住房安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六条保障线”和临时救助、社会资源帮扶“两个全覆盖”救助帮扶范围。
显示 742 条中的 381 到 4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