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沿边、不靠海的河南,始终把开放作为促改革、谋发展的法宝,矢志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做大最强开放型经济,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全方位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到“世界前沿”的巨大跃升。
近日,兰州海关与甘肃省商务厅签订《共同促进甘肃开放型经济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从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推动对外贸易量质并升、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在今年的陕西省两会上,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的目标之一,就是改革开放创新迈出新步伐。讨论中,代表委员纷纷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陕西的改革开放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和新的战略任务,一定要扭住改革开放关键环节,助力开放型经济行稳致远。
挂牌成立5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通过创新对外贸易制度、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成都自贸试验区的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有力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路网结构不断优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创新要素流动更加畅通……启动建设近5年来,一系列软硬件措施的落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三地民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4月1日,涵盖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和川南临港片区的四川自贸区正式挂牌五周年。这块四川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试验田,五年来,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减少制度性成本等方面持续发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正成为中国内陆开放高地。
11月22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举行,中国东盟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一天,重庆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6435.2亿元人民币,其中对东盟进出口货值达1016.7亿元。
截至今年7月底,广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入驻企业3.9万家,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前的10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3亿美元、进出口3313亿元,占全区外贸外资总额的37%和35%。
8月30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两周年。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举全区之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的部署要求,全区上下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之路。
河南开放型经济跑出加速度,多项数据中部第一。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贵州高质量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自2016年获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以来,贵州全力以赴探索推进试验区建设,开放型经济发展亮点纷呈,为贵州实现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1月29日,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国稳住了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了消费回升,取得了多双边经贸关系新突破,实现了商务发展回稳向好、好于预期。
自2016年获批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以来,贵州全力以赴探索推进试验区建设,开放型经济发展亮点纷呈,为贵州实现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十三五’时期,山东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全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步伐越走越实。”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张义英16日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广西如何应对严峻形势,经济运行能否重回正轨?27日在南宁召开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官方公布答卷:经济增长实现扭负为正,发展新动能逆势成长,开放型经济迈出新步伐。
5月13日,重庆海关发布消息称,今年4月份,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53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4%。其中,出口365.8亿元,增长41.8%;进口173亿元,增长2.8%。
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中国自贸试验区经历了6年半的建设,实现了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深入发展,逐步形成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1+3+7+1+6”开放网络格局,五批18个自贸区步入新的改革开放进程。
1.52平方公里的金桥综合保税区15日通过海关等9个政府部门联合验收。至此,上海获得国家批准的5个综合保税区全部完成验收,成为上海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10月12日上午,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范群与江宁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育刚共同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揭牌。作为南京市首家开发区检察院,该院将致力于服务开放型经济、服务辖区群众。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29日发表题为《国际贸易震动调整 中国经济砥砺前行》的署名文章。
显示 2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