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牵头制定的首项增材制造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汽车出口达到13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再创历史新高。
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正步入深度融合阶段,产业互联网成为催生更多新业态、新应用、新场景的基础设施,IPv6的全面部署将迎来一片产业经济蓝海。
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增幅明显,其中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415.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3.3%,创五年来新高。
9月末M2同比增长8.3%,专家认为金融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我国与46个国家或地区签署AEO数量居世界首位。
10月12日,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今年9月份我国汽车销量为206.7万辆,同比下降19.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7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5倍。
中国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流量占全球比重连续5年超过一成,2020年占20.2%。
自贸区打造开放新高地。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近日表示,要调整提升现有轻工产业集群,合理布局新增产业集群,计划到2025年,我国轻工产业集群总量达到330个。
今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8093.6亿元,同比增长7.3%。
近年来我国汽车质量、技术、品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出口增长较快。
日前,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2.4万亿元,达到24393.1亿元,比上年增加2249.5亿元,增长10.2%,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以上增长态势,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增速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
尽管上半年的低基数效应渐渐褪去,但近2个月我国外贸表现依然较为强劲,在诸多困难之中走出了相对稳健的步伐,这离不开我国制造业的坚强韧性作保障。
9月8日,由中国建材投资建设的我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在青海省西宁市投产。
一箱难求凸显跨境商品运输急需集约化。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巩固拓展,国内石油市场持续修复,行业景气快速恢复。根据中经石油产业景气监测报告,中经石油产业景气指数为102.4,连续2个季度呈回升态势。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面对阻碍,应积极探索数据资源资产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模式和可行路径。
数据显示,上半年,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008.8亿元,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近17%的外资。
记者8月2日从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获悉,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长9.6%,增速位于全球第一。
显示 54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