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表示,近年来,国际基础设施开发和建设需求持续增长,但各国支持国际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给却明显不足,希望以本次对接会为契机,促进参会的各金融机构与商会会员企业建立联系、对接项目和深化务实合作。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5周年。对外承包工程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呈现出勃勃生机。
1月30日,房秋晨会长应邀出席凤凰卫视“一带一路”国际论坛并参与嘉宾研讨。本届论坛聚焦“为‘一带一路’地区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的话题,邀请了来自“一带一路”合作最前沿的各界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将全球共识、中国倡议和企业战略进行有机结合,促进中国企业与东道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共赢发展。
12月7日上午,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创新论坛”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论坛以“‘一带一路’与全球经济新动力”为主题,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创新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金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企业布局“一带一路”等议题组织专题交流发言。来自政府有关部门、驻华使馆、金融机构、学术机构及企业代表共600余人参会。
2017年6月在澳门第八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正式发布了首期“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2017)(the Belt and Roa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dex,简称BRIDI)和《指数报告(2017)》。这是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领域的第一个综合发展指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作从此有了“晴雨表”。
“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是行业发展关注的焦点,关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化发展、金融创新与产业投资合作、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
显示 6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