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国家必须优先发展自己的国家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包括建立和控制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非洲需要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包括来自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科技公司以及发展伙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在石油炼化、太阳能开发、旱作农业等方面积累大量经验的甘肃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技术合作,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写照。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在走向又一个“黄金十年”的新征程上,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倡议将继续盛行,在科技创新、数字和绿色能源等领域推进新的合作。
本报告调查了技术在深化和扩大印度与欧盟(特别是荷兰)之间的关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特别关注了军事技术,以及关键技术和供应链重组(半导体、电池、数据等)。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提迪·波翁拉他那拉负责泰国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天融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合资项目,从环境、农业以及教育培训方面打造曼谷智慧城市。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四方安全对话”中心舞台。过去5年里,这4个国家都宣布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旨在利用该技术促进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军事实力。除了国家议程和投资之外,它们还将与志同道合民主国家开展跨国技术合作视为负责任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然而,采取协调一致集体行动并非易事。
新冠疫情期间半导体的严重短缺迫使经济最发达国家的当局在“芯片竞赛”中采取措施,旨在维持该细分市场的现有利基并扩大其战略地位。鉴于半导体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以及对有限数量的行业参与者的依赖,“芯片是新的石油”在政策制定者和外交官中成为21世纪的流行语。
美国和欧盟都将数字化视为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工具,今年组建的美国-欧盟贸易和科技委员会是双方协调关键领域通用技术标准的一个机构。美国和欧盟也在努力加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以对抗希望到2030年成为该领域全球领导者的中国等国。双方承诺扩大科学伙伴关系,交流专家或信息和研究经验。
要想实现其技术目标,欧洲需要与美国合作。而为了在与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竞争框架内实现其国家安全目标,美国需要与欧洲合作。对美国和欧洲来说,走不同道路都将是一个战略错误。然而,跨大西洋技术合作不能专注于建立针对中国的联盟。目标必须是扩大增长并从数字技术中获得经济利益。创新和技术治理将塑造经济增长。
在中俄关系中,技术合作变得越发重要。中俄军事技术合作自2010年一直在稳步发展。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有所松动,不再像从前一般不愿向中国出售最新武器。例如,俄罗斯与中国签署了供应Su-35战斗机和S-400导弹防御系统的协议。两国还开展军事合作项目,俄罗斯同意帮助中国发展弹道导弹预警系统。
在以技术为中心的联盟和伙伴关系涌现之际,印度是一个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印度日益扩大的数字足迹及其位于印太地区中心的地缘政治价值,让其成为新兴技术领域宝贵的经济和战略伙伴。与美国和欧盟的伙伴关系是“数字印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审视中国与非洲伙伴之间的关系。在考虑地缘政治方面担忧的同时,本文着眼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并探讨数字丝绸之路的作用。为了解中国在非洲国家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本文审视埃塞俄比亚案例。
近期,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和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将发表一份文件,提议重新构想欧盟和美国之间的伙伴关系,以应对一系列共同的挑战。这项提议的总体框架建立在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之上,这有可能混淆经济和政治问题之间的界限。尽管这一最新声明存在缺陷,但美国应该响应这一行动呼吁。
很少有公司像华为一样受到中国地缘政治技术紧张局势的影响。由于特朗普政府限制其获取外国技术的渠道,以及对其产品的怀疑不断增加,华为受到了打击。最近针对华为的一系列限制措施,增强了华为对俄罗斯的兴趣。俄罗斯是华为采购零部件和软件、开发新技术以及吸引高质量人才的地方。这一战略对华为的业务有重要影响。
据西班牙媒体报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日前表示,西班牙的5G发展将主要依靠西班牙电信集团(西电)和华为,同时也不排除与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企业的技术合作。
新时代使俄罗斯和中国在多个方面更加接近。冷战时期某些问题的重现使俄罗斯重新成为所谓的“新大博弈”的重要制衡因素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大规模倡议的推进过程中。不过,国际冲突在欧亚大陆扩展到技术数字领域,使得确定了共同利益范围的中俄进一步靠近。
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都希望引导中国的行为向西方肯定的全球秩序发展,但是他们为此选择的道路和工具是完全不同的。虽然跨大西洋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紧张,但在对华政策以及科技和安全领域,欧盟与美国是能够找到共同点的。
英国职业足球沃特福德俱乐部与体育用品公司卡尔美(中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卡尔美将从2020/21赛季开始成为沃特福德的官方技术合作伙伴。
1月31日是英国正式退出欧洲联盟的日子。“脱欧”之后的英国在全球中的角色有何变化?将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如何看待与中国的合作?英国萨里大学英欧中心主任阿梅莉亚·哈德菲尔德近日就这些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20日,以“深化创新合作 携手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第7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会上,东盟各国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希望与中国在新兴领域加强技术合作。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介绍,近年来,在中国—东盟科技伙伴关系和双边科技合作机制框架下,已支持1000多个合作项目。
显示 2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