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丝绸之路”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摩洛哥的经济和技术影响力不断增强。通过投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技术进步,中国旨在加强与摩洛哥的经济联系,并扩大其在更广泛地区的市场准入。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或其他非正式渠道,中菲继续高度重视经济交往。中国技术正涌入菲律宾市场。中国一直并将继续为菲律宾提供价廉且有竞争力的技术替代品,其5G技术在电信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已经开始引入云技术和金融技术。中国技术进入菲律宾数字领域带来创新和竞争。
在数字世界,菲律宾与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数字丝绸之路”在东南亚的未来将取决于中国在前沿技术领域获得主导地位的能力,以及在该地区数字市场中扩大份额的能力。
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软互联互通”、构建互联互通走廊、促进创新和工业化、加快推进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必然要求。
广西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立生2月10日表示,该院将开展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系列研究,深化对东盟合作的形势、政策、经济、产业、文化等研究,以促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多领域合作。
自2017年正式提出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以来,中国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促进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建设,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发展。
近期,有外媒关注到,中国倡导的“数字丝绸之路”,帮助相关国家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相关国家经济增长和数字化转型创造新机遇。
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丝路分论坛24日在福州举行,以“数字丝路激活全球发展引擎”为主题。奥班多通过视频致辞时认为,数字应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跨越了国界,国际合作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途径。
中国正努力成为国际标准制定主导者,数字丝绸之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中国在技术开发和塑造国内外市场标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主导作用。
中国正努力成为国际标准制定领导者,数字丝绸之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数字丝绸之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一部分,旨在扩大其全球基础设施和市场。这两条道路都依赖于标准互联互通,而中国民营企业则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在技术开发和塑造国内外市场标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领导作用。
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的阿比谢克·米什拉认为,承认一个现实很重要,那就是非洲也需要这些技术。他说:“非洲需要网络基础设施,中国就出现在那里,负责非洲大陆约70%的网络基础设施。非洲民众还需要能买得起的手机,而中国生产了非洲大陆约50%的手机。”
3日,第四届“一带一路”中意企业投资对接会通过视频形式举办。此次活动由新华社旗下中国经济信息社(以下简称“中经社”)与意大利财经媒体领域的领军企业克拉斯媒体集团共同举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成员、广西自治区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周飞3日介绍,广西编制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将作为《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总体规划》的扩展延伸,助力广西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高地。
数字丝绸之路已成为“一带一路”的一大亮点和中国在数字领域对外政策的主要渠道。它也是中国提升自身技术能力的重要举措,并试图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技术的依赖。
“数字丝绸之路”正成为推动新型全球化的数字桥梁。但是,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期,巨大的数字增长潜能有待释放,特别是相关数字治理规则滞后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
目前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已经取得了第一个进展,即发展中经济体开始接纳人民币,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富裕经济体正在探索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都对数字货币表现出兴趣。
意大利克拉斯媒体集团近日发布了图文集《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发现商业机会》,向读者介绍了中意间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间合作发展项目、各领域代表人物等相关最新信息。
通过“数字丝绸之路”倡议,中国扩大对东南亚科技发展的影响。“数字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一个较新组成部分。本文指出中国在东南亚推进“数字丝绸之路”的原因。
今年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以“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强调电信和信息通信技术在疫情背景下增强社会复原力方面的关键作用。多国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后疫情时代,国际社会应利用好信息技术,加速数字化转型,中国以数字化赋能产业引人瞩目,为全球发展带来机遇。
显示 109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