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9天的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7月13日圆满落下帷幕。吉林非遗节将传统表演艺术展演、非遗项目展示、非遗知识讲座及非遗宣传有机结合,以参与广度、品牌亲民度、社会关注度赢得点赞无数。
第三届消夏避暑全民休闲季暨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7月5日在长春国际会议中心、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拉开帷幕。
6月13日至16日,第二届中蒙俄(大同)国际商品博览会暨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在此举行,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的政界人士、商会成员、企业代表共聚一堂,为深化三国合作建言献策
近年来,夜间旅游正成为热门话题,也成为一些城市亮丽的名片。世界知名的里昂、悉尼灯光节,风靡于巴黎等地的白夜节,让城市成为多彩梦幻的不夜天。与此同时,国内也掀起了夜间旅游发展热潮,夜游东湖成为武汉市民及往来游客享受“世界级慢生活”的新时尚。
翻开历史的灿烂篇章可以发现,土司文化在铜仁有着数百年的“记忆”,是铜仁历史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分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发表主旨演讲,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披尼·扎禄颂巴,柬埔寨旅游大臣唐坤,老挝新闻文化和旅游部部长波显坎·冯达拉等出席论坛并演讲,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主持论坛。
摄影展主要向成都及外地游客展示眉山文旅新产品、新形象,拓展客源市场,提高眉山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2月27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协办的“丰收了·游甘肃——甘陕好邻居·丰收庆新年”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在西安举办。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国际处19日向中新社记者披露,今年以来,该省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南向通道”建设,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成为最受青睐的线路之一,截至11月30日,东盟国家来甘游客同比增长25.95%。
新华社所属专业机构将系统推广“宁夏之礼”品牌,讲述“宁夏之礼”品牌故事,为“宁夏之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系列服务。
据秘外贸旅游部报道,秘鲁在中国2017年全国旅游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奖。该奖项由中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媒体“旅游传媒”颁发,这标志着秘鲁文化越来越受到中国游客的青睐。
老挝新闻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沙万坤日前在会见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黎宝光时表示,希望两国加强新闻、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交流合作,希望中方加大中国广播电视节目落地老挝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2017年第二届广西岭南风情旅游文化周26日在梧州启动,来自梧州、玉林、贵港、贺州的代表在此宣布成立桂东南岭南风情旅游联盟,并举行一系列相关的文化旅游活动。
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所体现的包容发展、绿色发展和不同文化的融合发展不仅使其成为当下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也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在中欧“一带一路”合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显示 74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