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的讨论不绝于耳。业内人士指出,今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跨城观演”,演出活动对其他产业的杠杆效应愈发明显,这为地方打造文旅消费新增长点带来机遇。
9月28日,九寨沟景区全域恢复开放之际,四川银行在九寨沟举办四川文旅一卡通全国首发仪式。该行发行此卡,年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预计将每年拉动文旅消费近30亿元,为四川旅游强省战略添砖加瓦。
2022年最后一个长假即将收官,四川文旅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10月7日晚,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文旅厅获悉,根据第三方大数据监测,国庆假期全省累计接待游客4326.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6.41亿元,分别恢复到2020年同期的82.21%和60.4%,2021年同期的64.46%和53.46%。
今年国庆期间,市民多选择在京过节,游客出游半径明显缩短,同样掀起了文旅消费小高潮。多方数据显示,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城郊公园热度提升,新型消费快速增长等亮点彰显出我国文旅消费市场的潜力仍然巨大,注重消费体验和服务品质的升级趋势仍在持续。
“山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要立足地方的历史地理、传统文化、民俗情感,讲好那山那水那人那事,勾勒最神往的故乡,书写最动人的乡愁。”19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进仁介绍。
虎年春节适逢北京冬奥会开幕,各地掀起节日消费热潮。多方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我国消费市场诸多亮点涌现,“虎”元素、冰雪游等产品走俏市场,折射中国市场旺盛活力。
文旅消费重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也应看到,我国文旅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是做大文旅市场、壮大文旅产业,推动我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5日晚间介绍,“五一”假期,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上海共接待游客1688.9万人次,较2020年同期增长138.88%;另据银联消费大数据,旅游拉动沪上消费约400亿元。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于今年5月在上海崇明拉开帷幕。上海10日集中发布6条花博会主题旅游线路,丰富市民游客文旅休闲生活,振兴文旅消费。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第一批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60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这张“国字号”名片含金量很高,一经公布,广受关注。
文化创意产品琳琅满目,民俗活动展演精彩纷呈,买家卖家线上线下互动活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2020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16日至18日在上海举行,助力文旅消费加快复苏,与世界分享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
在这个国庆中秋“超长黄金周”,上海文旅消费加速回暖,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和丰富的文旅供给激发居民消费热情。
400架无人机光影秀、热气球梦幻升空之旅、中国儿童剧中秋嘉年华……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海口政商联动,策划推出8大主题共50余场文旅活动,光影演艺,购物畅游——自贸港省会城市为市民游客奉上别样味道。
为期8天的国庆、中秋假期渐行渐近,您将如何度过?记者采访了解到,消费热、旅游旺、文化浓,将会是即将到来的“超长黄金周”的“主题词”。
27日举行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披露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宾馆旅馆客房出租率已升至65.5%,环比逐周提升;携程平台显示,过去两周内上海接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9%;上海旅游节期间,中国银联上海公司统计的旅游、餐饮、娱乐售票等日常消费类交易总额显著增长。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告别数个月的“云见面”,七夕的关键词是“陪伴”。记者从各大旅游企业了解到,国内多个城市夜游景区搜索量大幅上涨,艺术酒店、情侣主题酒店受游客青睐。节日里的文化体验、夜游消费将进一步催热浪漫经济,情侣们在过节的同时,也点亮了城市“夜经济”。
“畅游京郊·北京乡村旅游季”18日在京拉开序幕,北京市文旅局围绕重点乡村游、精品民宿游、京郊美食游、红色主题游四个主题发布40条京郊旅游精品线路,公布了北京第二批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的23个乡村的名单,推动首都乡村旅游复商复市。
6月12日晚,郑州东站至洛阳龙门站“中原快车·古都夜八点”号高铁旅游列车将正式开行。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巢湖市(含半汤景区)共接待游客约38.7万人次,各主要景区游客数均控制在限流范围内,全市文旅市场总体有人气、不聚集、安全有序,没有出现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和游客投诉情况。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半年度相关经济数据在近期密集出炉,文旅消费这一细分领域的表现如何?中国旅游研究院昨天(8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文旅消费活跃,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都呈现平稳发展态势,景气指数较去年同期上升。业内观点指出,夜间经济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增强。
显示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