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刻把握时代大势,担大义、行大道,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破解人类文明发展困境、促进世界文明共存共荣提供了更多选择。
截至目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牵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博物馆联盟、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亚洲国家博物馆联合会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已有近200家国内外博物馆参与其中。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日表示,春节走向世界,是中华文明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生动体现。祝福各国人民分享春节的欢乐,携手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推动中国考古走向世界、与世界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向世界打开交流中华文化的窗口……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推动考古、文保、展览走出去,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与日俱增,将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在更广阔的舞台为世界所识所赏,也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
8日下午,“西海长云:6-8世纪丝绸之路青海道”大型专题展在位于杭州西湖南山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观众可以在展品中充分领略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互鉴。这个展览也拉开了“2022丝绸之路周”的序幕。
近年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双方成为彼此交心的好朋友、共同发展的好伙伴、文明对话的好榜样、相互帮扶的好兄弟。一批共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地方、智库、媒体、艺术、考古等各领域合作日益深入,有力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有效促进了两国民心相通。
12月14日下午,“新项目、新伙伴、新发展——2020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语言大学梧桐会堂正式启动。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随着“博物馆热”日益升温,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正在不断拓展和延伸。
从九色甘南到千年敦煌,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草原到长河落日圆的壮阔大漠,历时一个月的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以下简称“一会一节”)于8月31日在甘肃敦煌落下帷幕。
2019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外国专家座谈会19日在京召开,主题为“新中国国际出版70年与文明交流互鉴”。来自30多个国家、60多个海外出版与学术文化机构的出版人、专家学者和“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成员单位代表共200余人参会。
文华璀璨,群星争辉。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以下简称十二艺节)20日将在上海开幕。
“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站在舞台上,我感到整个舞台都在随着观众的掌声而震动。我非常感动,泪水沾湿了脸颊。” 5月15日晚举行的亚洲文化嘉年华上,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演唱了歌剧《图兰朵》选段《今夜无人入睡》,演出结束后,他动情地说道。
亚洲美食节5月16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庆典广场开幕,并在杭州、成都和广州同步举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5日下午在里加国家图书馆会见前来出席中东欧国家汉学研究和汉语教学研讨会的汉学家代表,与他们交流互动。
显示 14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