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估计像泰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旅行社和酒店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会比前一年增多。与此同时,到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客流量已经急剧下降,或者只会有稍许增加。
1月31日,一只名为“梦龙”的北极熊在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海洋馆玩耍。春节期间它将与园内的另一只北极熊“静静”一道为游客送上新年祝福。
春节期间,北京市各博物馆将举办50项“年味儿”活动。
“价格怎么样?”“卖得好不好?”……2月1日下午,商务部部长钟山来到北京王府井阳光菜市场查看节日市场供应情况。菜市场内一派热闹景象,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蔬菜,让不少顾客满载而归。
珠海边检总站于1月31日发布春节期间客流预测情况:预计珠海、中山等多地口岸内地居民出入境人数将继续大幅增长,建议旅客错峰出行并尽量选择自助通关。
春节临近,新开通的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首次加入春运,预计将迎来大量跨境旅客。为确保节日旅客出行顺畅,香港与内地运输、边检等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
“中国红”点亮萨拉丁城堡暨2019春节交响音乐会28日晚在开罗萨拉丁城堡举行,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堡首次亮起代表中国元素的红色灯光。中国浙江交响乐团和埃及拉尼娅长笛乐团现场演奏的《春节序曲》《良宵》以及莫扎特《弦乐小夜曲》等中外名曲,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1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在北京老舍茶馆拉开序幕,图为一名市民走出活动现场。
春节将至,“吃”成为各地人们过年的重头戏之一。随着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品质化,人们青睐的美食呈现新热点和新变化。根据美团点评最新上线的“年味地图”大数据显示,代表家乡味道的传统年菜依然是人们餐桌上的首选。同时有一些美食正在突破地域边界,在不同城市的餐桌上流动。
今年春运期间,预计闽台海上客运量将达到22万人次,同比增长3%。其中,“小三通”客运量预计达20.2万人次,“大三通”客运量预计1.8万人次。空运方面,从福州、厦门、泉州机场返台人数将达到6万人次左右,同比增长约5%。
春节一向是中国公民前往马尔代夫旅游的高峰季节。2019年春节将至,中国驻马尔代夫使馆日前发布安全提示,提醒来马中国公民在马旅游注意安全。
3月2日5:08分,春节后第一列中欧班列从武汉吴家山车站缓缓驶出,驶往德国汉堡。这也是今年开行的第22列中欧班列。
今年春节期间,西安市开展了“西安年·最中国”新春系列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传统“年味儿”。尝美食、吼秦腔、逛庙会、赏花灯、猜灯谜、观民俗、品非遗、无人机灯光秀……既传统又带有时代潮流气息的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和游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2月28日,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中国银联子公司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旅游消费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共同发布《2018春节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旅游对泛消费行业拉动力指数已达75%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2月28日,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与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马蜂窝自由行联合实验室共同发布2018年春节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春节已成为全球旅游消费的黄金周,欧洲游、海岛游受到热捧,同时,苏州成为了春节出境游人均花费最高的城市。
近日,《2018年河南省春节假日旅游大数据解读》出炉,报告反映了河南春节假日旅游市场基本情况。报告指出,广东北京等地成为河南省外十大客源地。
春节期间,内蒙古包头市老手艺人吴文昌的茶汤小铺又热闹了起来,前来品尝的顾客络绎不绝,一碗碗热气腾腾、色泽诱人的老茶汤,透露出浓浓的年味儿。
中国银联23日发布2018年春节出境游报告,通过银联网络消费数据对春节期间境内游客出境游的新趋势、新特点进行了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春节正逐步成为全球旅游消费旺季,境内游客出境游目的地更广,消费更注重体验和品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热门选择,“外卡内用”也成为春节消费新时尚。
当地时间2月22日,泰国观光与体育部常务次长蓬帕努表示,据统计,2017年赴泰国旅游的外国游客共计3538万人次,给泰国带来18240亿泰铢的收入。在2月15日至2月21日中国农历春节假期期间,共有31.3万名中国游客赴泰国旅游,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4.4%,创造收入170亿泰铢,同比增加34.3%。
今年春节,中国出境游持续火热,南极游成为长线旅游的黑马。据统计,中国南极旅游人数逐年快速增长,从2005年不到100人次升至2017年近5300人次,仅次于美国的1.5万人次,成为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
显示 348 条中的 301 到 3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