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那些将俄罗斯视为美国国家安全最高威胁的人们失望的是,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似乎对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达成交易感兴趣。普京是一位精明的谈判者。与普京达成交易首先要求特朗普采取务实的行动。作者认为,两位总统准备寻求妥协无疑是一件好事。
俄罗斯总统普京27日表示,生态问题已不容忽视,保护环境迫在眉睫,俄将在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23日在莫斯科举行年度大型记者会,超过1400名各国记者参加。在近4小时内,普京回答了47名记者的问题,涉及外交、经济、军事、社会等多个方面。分析人士认为,普京对俄经济前景感到乐观,对俄与西方关系改善态度谨慎,对俄中关系前景充满信心。在新的一年里,俄政府将继续努力拉动经济增长,采取措施应对西方挑战,并与中国发展务实合作。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3日举行的年度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处在非常高的水平,俄方非常珍视同中国的关系,并期待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3日举行的年度记者会上表示,今年俄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好转,一些实体经济部门出现增长,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小幅萎缩。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专家Sarah Lain在《普京和特朗普——俄美关系掺杂个人因素》一文中表示,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名埃克森美孚公司CEO雷克斯·蒂勒森担任国务卿,此举在俄罗斯被解释为友好举动。普京认为现在是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俄关系最为积极的时候。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Fredrik Wesslau在《欧洲自由秩序所面临的压力》一文中表示,欧洲的自由秩序可能无法承受来自多方的压力,甚至有可能会在明年崩溃。在欧洲内部,左翼和右翼民粹主义者正力图击退自由秩序。这种反叛受到普京领导的俄罗斯的积极支持,并且现在看来似乎将获得特朗普领导的美国的支持。
俄罗斯总统普京14日首次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双方讨论了俄美关系。
俄罗斯总统普京12日说,俄经济趋于稳定,开始出现增长。普京当天在由俄罗斯外贸银行主办的“俄罗斯在召唤”年度国际投资论坛上发表讲话说,俄实体经济部门停止衰退成为稳定的重要征兆,进口替代政策发挥作用,机器和设备生产、轻工业、木材加工等部门开始出现不显著但足够稳定的增长。
由俄罗斯外贸银行主办的“俄罗斯在召唤”年度国际投资论坛当日在莫斯科举行,普京在论坛上发表讲话说,恰恰相反,俄一直想与美国拥有友好关系。普京承认,与美国现政府对话非常困难。他说,美国政府表达它自己所需,然后坚持要求俄方照办,“这不是对话,而是某种强迫,几乎每个问题上都这样”。
俄总统网站2日公布了普京日前在俄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接受彭博社采访的全文。普京在采访中说,俄中之间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中关系从层面上和质量上都处于史无前例的高水平。西方制裁与俄中两国发展关系没有任何联系。
俄总统府发布消息说,尽管此前上述三国领导人曾约定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举行三方会谈,但经过最近几次磋商后,三国最终决定在9月4日举行俄法领导人会谈,5日举行俄德领导人会谈。这两次会谈的主要议题都是乌克兰局势、落实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新明斯克协议和各方在相关进程中的合作途径等问题。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普京说,要修复和完善俄现有疗养机构,需要370亿卢布(约5.7亿美元),如果不采取行动,这一数字还会逐年上升。普京强调,仅依靠国家预算支持很困难,必须积极寻找资金来源。普京要求俄政府在半年时间内制定全面促进疗养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确定国家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和吸引私人资金进入该领域的程序。
普京正在挖空其内部精英,令他周围仅剩下少数不重要的人物,而这些人不大可能挑战他的世界观和想法。新总统办公厅主任的任免可能属于普京2018年总统大选前清除保守派行动的一部分,更多免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俄罗斯正在走向新的动荡时,虽然普京可以对付一些大人物,但他似乎下定决心保证周围仅存持相同意见的人。
俄罗斯挑衅性的主动措施让外国投资者和国际借贷者看到了在俄开展业务的高风险。俄罗斯自认应当自行决定本国的优先事项,无视他国利益,却又寻求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并得到尊重,未免有些贪心。
普京希望看到他所倡议的“欧亚联盟”的实现。普京认为,俄罗斯因欺骗、阴谋和叛徒而在冷战中落败。
俄总统普京于6月25日访华期间预计将签署对华出口小麦协议。俄副总理罗戈津透露,协议包括在后贝加尔边疆区建设粮食转运站,未来还将建设粮仓,用于向中国出口西伯利亚地区生产的粮食。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前夕,6月17日晚,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在普京总统的家乡圣彼得堡对其进行独家专访。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会场的一个房间,普京总统兴致勃勃,与蔡名照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详细回答了蔡名照提出的关于双边关系、中俄经贸、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合作等问题,采访持续了约一小时。
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地区后,西方对俄实行的制裁措施即以反普京和促使其修改政策为目的。现在有证据显示,普京确因压力调整了俄罗斯的立场,但压力并非来自“亲西”反对派,而是源于俄罗斯鹰派要求普京放弃安抚政策并更为强硬地威慑北约。
显示 282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